“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朝夕相处发现不了,可能吗?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朝夕相处发现不了,可能吗?

文丨刘叔叔

大家都学过《木兰辞》这首诗歌,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花木兰的,小编当时可是佩服的一塌糊涂啊。一个弱女子敢替父从军,且不说从军之苦,女儿替爹就已经犯了欺君之罪,真是令人又感动又敬佩。当然最令人感动的还是背诵全文。

上学时候还年轻,很多问题考虑不周到,现在再想,十二年朝夕相处,怎么会发现不了花木兰是女人呢?于是小编带着问题重读《木兰辞》,并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总结出以下四个原因。

自身因素

《木兰辞》是北朝的作品,花木兰本人则是北魏政权治下的人。花木兰很可能就是游牧民族,从小也是骑马射箭长大的。所以体格应该很健壮,不至于一样被人看穿。并且古代战争往往都是十分艰苦的,缺衣少食,还要高强度行军作战。这样的条件下,人会产生各种生理上的变化,比如圣女贞德就曾经闭经。

兵种因素

木兰是骑兵,诗文中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从这些作战器具可以看出来。而在南北朝期间,骑兵和步兵是有所不同的。步兵驻扎都是成百上千聚集在一起,抱团驻扎。骑兵则是靠马而卧,这样有突发状况可以立即参战。他们整天都和自己的马匹呆在一起,并不像步兵聚在一起休息。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被发现的几率。

募兵制度因素

还有一个上厕所的问题,当然行军途中还说,安营扎寨时候就有问题了。军队驻扎的时候士兵是不能随意出入营寨的,这样可以防止细作。营寨中上厕所就比较难了,总不能十几年里都成功避开其他人吧。

这就要归功于北魏的府兵制度了,府兵按照地域集结列队。就是说木兰同队的人基本都是她的老乡,战友们很可能从开始就知道木兰替父从军的事情,当然也就不会揭发她了。

自己的努力

诗中提到“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样荣宠显然不是普通士兵能够得到的,说明木兰在从军时就已做了军官。军官自然就与士兵不同了,她会有自己的营帐,自己的心腹。别人当然就更难发现她是女子这个事实了。

我们在对木兰感到敬佩的同时,也为她感到惋惜。因为替父从军,她错过了自己最美的年华,据《黄陂县志》所载,“花木兰成老格,九十寿终。”花木兰退役后终身未嫁,自己一个人活到了九十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