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贪官,写一对联赞美自己是清宫,被人偷改几字,贪官气吐血

这对联在古代是最常用的文艺形式,不仅是逢年过节图个喜庆的春联,更是从孩童开始就锻炼文字运用能力的基础工具。不仅那些知名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逸闻趣事。

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运用对联为己所用,比如嘲讽那些贪官污吏,就算不能将他们绳之以法,也要告诉他们老百姓不是好惹的。即使在茫茫的历史大潮中没有留下姓名,也依然用智慧闪光,民不可欺。

在满清的时候,社会黑暗,可谓是无官不贪,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差役小吏,都从老百姓的身上“薅羊毛”。作为县令来说,尤其如此,这可是一个县的大老爷,执掌着老百姓生杀予夺之权。

有这么一个县的县太爷就是个十足的贪官,不仅贪,而且残暴无比,制造了好多冤案,并且酷刑逼供。惨死在他手里的老百姓不知多少,却也慑于他的淫威,无人敢说。不过,你要是给他送钱,就算你有天大的罪行他也可以给你赦免。当地流传着“衙门八地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民谣。

这个贪官却装聋作哑,故作不知,反而变本加厉的搜刮钱财。不仅如此,他为了标榜自己,甚至还在一年除夕,在自家门口写了一副春联“爱民如子,执法如山”,可谓无耻之极了。

他却高高兴兴地在除夕夜和一群狐朋狗友彻夜痛饮,一直喝到了天亮。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可天还早,贪官的管家就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喊:“老爷,出岔子了,对联出岔子了。”

贪官正要睡觉,一听心中大为不高兴,“你喊什么喊,大过年的能出什么岔子?那对联好端端的又能如何?是那群草民说我写的不好吗?”

“大老爷,您还是自己去快去看看吧。”看到管家着急的厉害,贪官只好披上衣服,带着一般狗腿子走到了大门口,他到了那朱漆大门口一看,门口黑压压的围着好多的老百姓,看到他出来了,围观的老百姓便一哄而散。

贪官仔细一看,发现自己写的对联加长了,白纸黑字写着:“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贪官气得暴跳如雷,急忙叫管家将对联撕掉,垂头丧气地关上了大门。

周围的老百姓看到,纷纷叫好,不得人心,对联也可以唾弃这些贪官污吏。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