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唐初有一人差点就可以取代李渊当上皇帝,只可惜败在了格局

隋末唐初年间群雄逐鹿,各自为王,其中势力较强的有李渊、窦建德、王世充、李密、和宇文化及等,这几个里面要说谋略,我认为李密可以完胜这几位,我来大概介绍一下李密及他的背景。李密,字法主,汉族,隋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出身贵族,曾祖及祖父为北朝显贵,父为隋朝柱国、蒲山郡公。密袭父爵,为侍从官。

李密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据说,有一次隋炀帝在仪卫中看见他,回宫后问宇文述说:“刚才在左边警卫队里的黑脸小孩是个什么人?”宇文述回答说:“他是已故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叫李密。”隋炀帝说:“这个小孩顾盼的神态很不寻常,别让他在宫里担任宿卫。”后来,宇文述对李密说:“贤弟天资这么好,应该凭才学获得官职,宫廷警卫是个琐碎差事,不是培养贤才的地方。”李密非常高兴,于是借病辞职,专心致志读书。越国公杨素途经李密隐居之处,看见李密在勤奋读书,拉紧马缰轻声慢步紧紧跟在后头,赶上他后,问道:“哪里的读书人,这样好学?”李密认识杨素,连忙下牛拜了两拜,通报了自己的姓名。杨素又问他读的什么,李密回答说《项羽传》。杨素对他感到惊异,跟他谈得非常愉快。对自己的儿子杨玄感等人说“:我看李密的学识气度,你们都赶不上。”杨玄感遂与李密倾心相交。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派杨玄感在黎阳监理军需运输。这时天下动乱,杨玄感筹划起兵,暗中派人到长安迎接李密,让他主持谋划工作。李密到了以后,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袭据涿郡,扼临榆关(今山海关),使隋军溃散关外;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和隋炀帝对抗;下策是攻打洛阳。杨玄感听了三策后说:“您说的下策,才是上策。现在朝臣们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响世人?并且经过城镇却不攻打,用什么显示威力?”李密的谋略就没有执行,后来兵败被杀。从中可以看出李密军事才华的确不同一般,后来李密投奔瓦岗寨,帮着翟让打好几胜仗,直接被奉为座上宾,李密获翟让同意建立由他直接领导的“蒲山公营”。不久翟让乃推李密为“魏公”。

以上讲得都是李密个人的谋略与才华,这样一个人才为什么藏身于隋末唐初了呢?主要是李密看不清趋势和内心的不满足,并且他还做了三件最蠢的事。

第一,杀翟让。其实当时翟让已经是傀儡,而且翟让是个草莽英雄,对李密构不成大的威胁。翟让的追求和梁山的晁盖一样,就是论称分金银论身穿衣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至于替天行道当皇帝啥的,没想过。可是李密在幕僚的蛊惑下过高估计了翟让的危险,过低估计了翟让的威望,摆了一出鸿门宴把翟让暗杀了。翟让之死直接导致瓦岗群雄对李密的极度不信任,尤其瓦岗山两大元老徐世勣和单雄信受到了一万点伤害。而李密最终的悲惨下场也跟这两位大佬有直接关系。所以这是他犯的第一个致命错误。

第二,死磕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之后带着几万关陇骁勇北上,当宇文化及浩浩荡荡带着这么一帮人回家的路上,却被李密拦住了,不让回。李密刚火并翟让,宇文化及刚弑杀隋炀帝,他们是当时中原地区最精锐的两支武装,也太想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了。于是打了起来。事实证明李密错了。宇文化及的确不咋地,可是这帮关陇骁勇可不是吃素的。再说回家心切,所以杀得眼红。虽然最终李密靠着粮多人多险胜,但是两败俱伤,最后李密被王世充打败,投降李渊被杀。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拦住杀死。如果李密不打宇文化及,那么宇文化及就会直奔长安城攻击李渊,他可隔岸观火。

第三,投奔李渊。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之后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投奔黎阳的徐世勣,一是投奔长安的李渊,一是带着王伯当等人以河阳(今河南孟州)为根据地图谋再起。李密首选投奔徐世勣,但是有人提醒,当年杀翟让的时候你差点把徐世勣也杀了,他这一寻思这可不行,其实徐世勣对他很忠诚,这个是他识人有误,而且是两次。于是李密准备带着王伯当东山再起,可是诸将都说,咱们刚打了败仗,人心危惧,如果据守河阳,就怕没几天人都跑光了。人心一散,队伍很不好带啊。李密于是只好选择第三条路,带着部队入关投奔李渊。其实从他准备投奔李渊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知道自己这辈子应该干什么。跟他有一比的是罗艺,也是军阀割据势力投唐,可是罗艺不是困穷来投,人家手里有牌啊。李密根本手中没牌好吧。但是他还不识死活,投降了又后悔了,机关算尽太聪明,误了卿卿性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