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派刘封到上庸的任务不包括救援关羽,而是镇守东三郡

进攻东三郡的是孟达,孟达当时的兵力只有四千部曲。所以孟达只是进攻了房陵,攻杀了房陵太守蒯祺,上庸和西城两郡就不战而降了。因为房陵在襄阳和上庸中间,房陵被攻占了,襄樊无力救援,而西城和上庸上游的汉中也被刘备占领了,曹魏已经没有能力救援他们,所以他们才投降了。

刘备派刘封去的时候,名义上是害怕孟达没有能力单独完成任务,实际上是对孟达不放心。所以刘封去上庸的时候,主要目的就是“统达军”,也就是夺取孟达的军权,成为东三郡的军政主帅,就像关羽在荆州的地位一样。这也是刘封到东三郡之后,完全不把孟达放在眼里,敢于夺走象征孟达大将地位的“鼓吹”的原因。

西城和上庸本来就是申耽申仪兄弟在占领,无论是割据汉中的张鲁,还是荆州的刘表,还是后来接收了荆州北部的曹操,都对西城和上庸采取了高度自治的政策,也就是承认申氏兄弟的地位,让他们继续当都尉。之所以是都尉而不是太守,也是因为曹操把这里视为自己不能完全控制的边境地区。

刘封去上庸的时候,本身也没有带什么兵,只是夺走了孟达的部曲,至于申氏兄弟的军队,听调不听宣,用他们来对付三郡内部的蛮夷还可以,用他们打外战,那肯定是靠不上的,刘备,刘封,孟达都很清楚这一点。只要他们不搞武装叛乱,公然反抗,就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刘封虽然年轻,但是他的身份和地位并不低。他被刘备收为义子的时候,刘备还没有儿子,所以是一度被视为接班人的。后来刘备有了阿斗,接班人当然就是刘禅了,刘封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但刘封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依然不低,也很受刘备信任。

刘备入蜀的时候,所带的将领主要就是刘封,魏延这些人,入蜀之后封为副军中郎将,地位很高。到上庸之后,又晋升为副军将军,地位就更高了。东三郡在东汉属于汉中郡的县,后来才升为郡,和汉中平级。攻占汉中之后,刘备让魏延做太守,让刘封做东三郡最高军政负责人,保证汉中和荆州之间的联系通道,意图是形成对曹魏的完整防线。

所以,刘封虽然年纪轻,但是地位和身份都不低,是直属于刘备的高级将领,并不是关羽的下属,也不归荆州战区管辖。如果考虑到孟达原来归属于荆州战区,就可以理解,刘备让刘封出镇东三郡,其目的就是要让东三郡成为一个独立的战区,而不是附属于荆州战区。因此,刘封也没有救援关羽的义务,而孟达如果是在刘封到来之前,其实是有这个义务的。

而孟达已经通过刘备派刘封来镇守东三郡察觉了刘备对他不信任,在关羽兵败之后,东吴又截断了他原来出发的根据地秭归,成了孤军,就算他对刘备忠诚,如果他身后的上庸和西城投降曹操,他就完全被魏吴双方包围了,等他的就是全军覆没,兵败身死,所以就决计投降了,这样可以保存实力和地盘。后来黄权其实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综合来看,刘封不救关羽的理由其实是很充分的。

第一,刘封自己没兵,申氏兄弟靠不上,要救援就只能是让孟达去拼命,孟达不肯,他也无能为力。

第二,孟达是关羽下属,而刘封不是,刘封直属于刘备,所以孟达有义务救援,而刘封没有。

第三,刘封驻地在西城,也就是东三郡中离襄樊前线最远的一个郡,要救援的话孟达比他更近更方便,孟达不救,他也救不了。

第四,也就是他说的理由,也没问题,申氏兄弟是地头蛇,本土豪强,刚投降没多久,如果孟达出兵,离开房陵,随时都有被申氏兄弟抄后路的危险。

所以孟达在知道关羽兵败的消息后就投降曹魏了,并且写信劝刘封一起投降,而刘封认为自己理由充分,加上他所在的西城的太守申仪也叛降曹魏,刘封就逃走了,而他这时得逃跑路线也只能是取道汉中,返回成都。这样,东三郡就全归曹魏了,而曹丕则合并三郡,设置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