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能称得上大英雄的有几人?文学巨匠说,也就四个

中华下五千年,豪杰伟人,比比皆是,但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中,英雄也举不胜数,象岳飞,袁崇焕,辛弃疾,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都可以成为英雄,但能称得上大英雄的却微乎其微,可以说,少之又少, ,然而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中却鲜明的表示,有四类人实在是少有,他们才是大英雄,那么这四类人有谁呢?

第四的是司马迁,为什么说是司马迁呢?因为司马迁敢抚哭叛徒的人。

汉武帝时期,讨匈奴的李凌战败,汉武帝听说他投降了匈奴,非常愤怒,杀了李凌全家,几乎所有大臣都在怪李凌苟且偷生,可有太史令的司马迁站出来替李陵辩护,在汉武帝盛怒之下,听见司马迁给一个卖国贼求情,当即给司马迁以腐刑,就是宫刑。

第三位就是司马迁给说情的李凌。他奉命出征匈奴,五千兵对阵八万匈奴骑兵,血战八天八夜终于被俘,汉武帝听信谗言,以为他投靠了匈奴,杀了他全家,他孤身在匈奴和匈奴斗争,后汉昭帝继位匈奴和亲,汉臣招李凌回汉,李凌怕再受辱,拒绝,后人辛弃疾“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第二个为伍子胥,伍子胥在楚国时,因为楚平王听信谗言,逼死了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有机会为父亲复仇,他的兄弟也被杀害。从此伍子胥辗转奔走,哪怕是一度成为了乞丐也固执的活下去,效力吴国,最终在吴楚之战中攻陷楚都,鞭尸楚平王, 得以报父兄之仇,英雄可屈不可辱。

第一当属少有失败的英雄(项羽),一个在少时看见秦始皇就敢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顽劣”子弟,最终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一大关键人物。在与刘邦的斗争中,他是失败的一方,但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却是他的光明磊落。鸿门宴早已摆好,人为鱼肉我为刀俎的时候他没有下刀,不是性格游移不定造成,而是本性中的光明磊落使然。后人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人,一个唱着“虞兮虞奈若何”的猛士,虽然失败了,但仍是英雄,大英雄。

这是文学巨匠的看法,当然有很多人不能承认,但对于英雄的概念是不能统一的,你有什么想法,请来讨论一下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