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以德服人”,最终靠的还是刀和剑

孔子作为儒家的先祖,万世师表,圣人一样的存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无数读书人需要跪拜的对象。而孔子创立的儒家,后来已经成为宗教一样的存在,享受着万世的香火。这个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早已成了神话。

现在所有的孔子塑像,基本上都是手里拿着一本书,文质彬彬拱手行礼的样子。而儒生的形象,基本上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但,这并不是真实的孔子。不要忘了,这位大佬,可是周游列国的。那可不是和平年代,是春秋时代,各国征伐,战乱频生,简单来说,就是个乱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能够在乱世之中行走天下,真的靠的是什么仁义礼智信?别逗了。靠的是拳头,和手里的刀剑。

真正的儒家门人子弟,学的是君子六艺:诗书礼乐射御。诗,便是诗经。书,便是写作和书法,礼,便是礼法,乐,是音乐,而射和御,则是射箭和骑马,笼统一点讲,就是武艺。儒生仗剑走天下,这可不是身体孱弱的人能做到的。而后来的读书人,只是皓首穷经,不事生产,不锻炼身体和武艺,基本上就是个废柴。

提起孔子,无人不晓,可以说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是所有读书人的老师,被尊为“至圣”。在世界上是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祭祀等级一度与上帝、国家的祖宗神并列。这篇内容讲述的是两个有趣的话题,孔子的身高和身手如何?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春秋战国时期的九尺,大概两米一,也就是说,孔子至少两米多高,这在今天都是高海拔了,说明这位万世师表,有个好身板。

《列子·说符》记载:“孔子之劲,能拓(举起)国门之关”。孔子的力气很大,能把城门上的门栓举起来。

种种迹象表明,孔子周游列国,不仅仅是传播教化,很有可能,是一路打过去的,配着剑,唱着歌,带着一群弟子,路见不平拔剑相助,这才是孔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