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没能等到那一句道歉,又有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

时令刚刚进入冬季,让人悲伤的消息就接踵而至。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微博消息,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赵金华和陈广顺于日前先后去世。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两位老人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思绪再一次回到81年前发生在南京这座古都的血雨腥风之中。大屠杀幸存者的存在,就像一块“活化石”,对这一小撮人的无耻言行作出了最有力的驳斥。血写的历史是任何人也抹不去的。

当年的大屠杀幸存者,能够活到今天的,都已是耄耋老人。刚刚去世的两位幸存者都是94岁高龄,其他在世的也已进入垂暮之年。他们的自然生命大都已屈指可数,仅在今年就有20位幸存者相继去世。但是,当这些老人逐渐隐退于历史的帷幕之后,我们仍然应该记住他们,记住这些幸存者的名字和面孔,记住他们曾经遭逢的生命苦难和承载其上的民族屈辱。

2018年去世的其他18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今天,历史已经翻过了沉重的一页,战争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对于年轻人来说,战争的记忆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可以轻率地忘记这段历史。

记住这场给我们带来灾难的战争,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一百年前,中国之所以任由西方列强欺凌,甚至国土被瓜分,最终引来日本侵略者的肆意践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闭关自守、积贫积弱严重。今日之中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国民的精神面貌,都已经有了巨大的飞跃。

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我们感受到了痛楚,也更应看到我们的责任。记住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要从历史中吸取必要的教训。作为一个在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生命和财产代价的国家,我们决不允许日本否认侵略历史,但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这种人在日本只是一小撮,并不形成社会主流。因此回望历史,珍惜和平,不仅是中国人的诉求,实际上日本人民同样有这样的诉求。

网友们说:

@长崎信箱: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高雄大宝: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罪恶,南京永远不会忘记……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已。

@话精zzZ:见证者或许会离去。但历史将永远不会被抹去

@墨墨迹ohb: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千与:走前也没等到一句道歉 一路走好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日两国高层领导人多次会面,中日之间多年的纷争正在缓解,这是一个好的兆头。我们不忘历史,我们更珍惜今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日本曾经给予中国帮助,直到今天,绝大多数日本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存在着友好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今天中日两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两国需要相互借鉴,以对方之长补自己之短。只有在共同的困难记忆共振中找到奋进前行的助力和推力,逝者才真正得以抚慰,纪念南京大屠杀也才是有意义的。

见证者正在凋零,但历史不会逝去!

送别!铭记!

作者:周俊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