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国演义抬高了的周瑜周公瑾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苏东坡笔下的周瑜,何等的风流倜傥,何等的英雄气概。而《三国演义》里面则把周瑜刻画成了一个东吴第一将军和谋士,但是气量狭小。“既生瑜何生亮”最后居然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把三国演义和苏东坡描写的周瑜对比一下,貌似《三国演义》将周瑜贬低了。其实,根据《三国志·周瑜传》来看,周瑜确实很牛逼,但是在某些方面,其实《三国演义》则抬高了周瑜。

周郎是一个公子哥出身

蔑视一切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堂祖父(他爷爷的兄弟)周景、周景的儿子周忠(周瑜的堂叔)都是汉朝的太尉。周瑜的父亲是洛阳令。周瑜壮有姿貌(长得帅)。这出身,这容貌,放在现在,大家都懂得,想不风流都难啊。

另外,周瑜和孙策是结拜兄弟,孙策与周瑜同岁,只比孙策小了一个月。孙家一直很信任也很支持周瑜。周瑜和孙策两个人娶了桥公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都是国色,也就是大桥和小桥(三国志中是桥梁的桥而不是乔)。

周瑜不是一个仅仅会泡妞的公子哥,人家还能打仗,赤壁之战千古流传。而且还懂音律,“曲有误周郎顾”可不是演义,《三国志》就有记载。

这样的出身,这样的人生起点,事业成功,人长得帅,还通音律不俗气。哎!周郎完美啊。似乎《三国演义》完全在诋毁周公瑾啊,其实不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抬高了周瑜。

一、地位

周瑜虽然很受孙家信任和器重,但是《三国演义》还是在某些方面抬高了周瑜

1、周瑜并不是孙策的两个托孤重臣之一

《三国演义》里描写,孙策临终嘱咐孙权,“内事不决为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三国志》里只提到了张昭自己,没周瑜什么事情

2、周瑜的官职

赤壁之战的时候,《三国演义》里的周瑜是大都督,而《三国志》中周瑜和程普分别是左右都督,两个人算平级吧

二、战功

诸葛亮说周瑜只懂水战不懂陆战,这个貌似没有评价错误,周瑜的主要战功是初期跟着孙策平定江东,这个阶段,周瑜没有特别突出的战绩,最大的战功是赤壁之战,但这里面也有抬高的地方

1、献火攻的不是周瑜也不是诸葛亮,而是黄盖

2、赤壁之战,周瑜一共领兵三万。这三万兵力虽然比刘备的多,但是刘备方面也没到一无是处,完全附庸的地步。

三、心胸

这方面《三国演义》确实写得过分了,但是《三国演义》也绝非空穴来风,任意捏造。周瑜跟程普的关系就一直不和睦。两个人之间就互相妒忌和猜忌。虽然《三国志》的注释里面说周瑜和程普最后像廉颇和蔺相如。但是初期是有摩擦的。

“意气风发”的周瑜最后是死在了出征的路上,去世时年仅36岁。痛哉惜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