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大国的公主,但其婚姻为何会悲剧收场?

“岂其娶妻,必齐之姜?”

这句诗歌,从侧面反映了周朝时诸侯联姻的一个有趣情形:齐国姜氏以出美女著称,当时的上流社会男子,都以迎娶齐国姜家女子为人生乐事。

公元前七世纪初, 齐鲁大地上, 有一对超凡脱俗的姐妹花,她们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她们在历史上都没有留下真正的名字。

当然,她们姓姜, 姐姐嫁给了卫宣公, 被称为宣姜, 妹妹被称为文姜, 嫁给了鲁恒公。

卫宣公放荡不羁,为公子时诱奸其父卫庄公之妾夷姜,生下一子,名伋,俗称急子,寄养民间。卫宣公即位后,急子方立为嗣。这时,急子已经十六岁,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僖公长女。夏天,卫国派来了使者,为太子向宣姜公主求婚。太子温文尔雅,宣姜公主美貌动人,这一对本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齐僖公当然立刻就答应了这桩十全十美的婚事。使者见到宣姜的容颜,被她的倾世之貌所折服。

使者回国后向卫玄公介绍自己在齐国的所见所闻。卫宣公听使者说齐女有绝世之姿,辄起淫心,命令大臣在迎亲必经之路上构筑新台。新台重宫复室,朱栏华栋,极其华丽。迎亲之时,卫宣公故意下令急子出使宋国,自己居然跑到新台迎娶了姜氏,是为宣姜。

蒙着盖头的宣姜糊里糊涂地进入洞房才发现当初去齐国相亲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老头子。纵使心中有再多的无奈与苦楚,然而独在他国,自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宣姜莫奈他何,只得任凭癞蛤蟆吃她天鹅肉了。齐僖公闻知后愤怒了好一阵子,就差一点出兵教训卫宣公这个混帐女婿。后来转念一想,女儿提前当上了王后,原本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卫宣公晚下一辈了,今后自然孝敬自己。再说,卫宣公有许多儿子,伋子也不一定就能继承王位。所以,齐僖公就笑纳这个几乎和自己同龄的女婿了。

卫宣公自从杠上了宣姜,就将夷姜又撇一边,一直居住新台,朝欢暮乐,“淫不避人,如鸟兽耳”。同居三年,宣姜连生二子,长曰寿,次曰朔。母凭子贵,子以母荣,嫡庶长幼在君权财产宗祧继承上的严格界限,以及该继承所能带来的权力财产,至于生死命运利害关系,使母亲与公子结成了牢固的夺权统一战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朝廷上下,宫闱内外便频频上演阋墙乱宫之祸。卫宣公因偏宠宣姜,很快就将昔日怜爱急子之情转移到寿和朔的身上,心想百年之后把卫国江山传给寿或朔兄弟。只因公子寿天生仁慈,与急子如同胞一般相爱,每在父母面前,周旋其兄。那急子又温柔敬慎,更无失德,所以卫宣公未曾显露其意。私下将公子寿嘱托左公子泄,异日扶他为君。那公子朔与公子寿虽是一母所生,但是品德迥然不同;年齿尚幼,天生狡猾,恃其母之得宠,阴蓄死士,心怀非望。不惟憎嫌急子,并亲兄公子寿,也象赘疣一般;只是事有缓急,先除急子要紧。常把说话挑激母亲:“父亲眼下,虽然将我母子看待。有急子在先,他为兄,我等为弟,异日传位,蔑不得长幼之序。况夷姜被你夺宠,心怀积忿。若急予为君,彼为国母,我母子无安身之地矣!” 一个女人不爱丈夫极有可能,但是不可能不爱子女。转眼十五年就过去了,宣姜的儿子都长大了。看着日渐衰老的卫宣公,宣姜担忧自己和儿子的前途担忧。宣姜原是急子所聘,而今已经跟卫宣公,生子得时,也觉急子与己有碍。遂与公子朔合谋,每每谗谮急子于卫宣公。

一日,急子生日,公子寿治酒相贺,公子朔亦与席。席间,急子与公子寿谈笑风生,公子朔插嘴不上,托病告辞,跑到母亲宣姜面前垂泪撒谎:“孩儿好意同自己哥哥给急子祝寿,急子饮酒半酣,戏谑之间,呼孩儿为儿子。孩儿非常气愤,说他几句。他说:‘你母亲原是我的妻子,你便称我为父,于理应该。’孩儿再待开口,他便奋臂要打。幸亏自己哥哥劝住,孩儿逃席而来。受此大辱,希望母亲禀知父王,请他做主!”宣姜信以为然,一见卫宣公,就呜呜咽咽地报告如此这般,并且装点几句:“他要玷污妾身,还说:‘我母夷姜,本是父王的庶母,尚被收纳为妻,况你母亲原是我妻,父王只是暂时借用,将来会把她与卫国江山一同还我。’”卫宣公气急败坏,立即召公子寿询问。公子寿答:“并无此说。”卫宣公半信半疑,又遣内侍传谕夷姜,责备她没有好好教训其子。夷姜早就怨气填胸无处伸诉,只好衔恨投缳而死。急子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暗地垂泪。公子朔和宣姜仍在卫宣公面前搬弄是非:“急子口出怨言,日后要将我们母子偿命。”卫宣公本不相信,无奈宣姜和公子朔日夜撺掇,定要除掉急子,以绝后患,不由卫宣公不听。不过杀之无名,必须借刀杀人,方可掩人耳目。就在这时,齐傅公约会伐纪,征兵于卫。于是,卫宣公和公子朔商定派急子到齐国去,并且事先在一要塞安排下了刺客,等待急子经过此处时便暗杀。善良公子寿得知弟弟公子朔子与父亲的密谋,宛如晴空霹雳,急忙如实告诉了急子。急子听后叹息:“这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在劫难逃。”公子寿见急子天性仁孝,更加感动,便带美酒佳肴到急子船上饯别。两人泪眼相对,彼此劝酬,急子不胜酒力,酣然睡去。公子寿窃取急子的白旄前往齐国。那刺客望见白旄,不问三七二十一,就砍下了公子寿头颅。急子醒来,立即追赶公子寿,但见人头已经落地,仰天长叹:“君主命令你杀我,寿有什么罪呢?”刺客又把急子也杀了。“兄弟争死”的故事,读来令人扼腕,一场关于人性的较量令人唏嘘感叹。

噩耗传来,宣姜顿时昏死过去。《诗经·二子乘舟》记载着宣姜对急子和公子寿的思念: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暇有害!

从此,宣姜面无表情,木讷无语。而公子朔躲在暗处,狂笑不已:没有想到刺客一箭双雕啊!

不久,卫宣公就一命呜呼。公子朔继位。卫国许多贵族不服,发动了政变,公子朔仓皇逃亡齐国,请求舅舅——齐襄公出兵辅助自己夺取政权。齐襄公担心妹妹宣姜的安危,立即派外交官赶到卫国交涉。卫国自然不敢得罪强大的齐国。不知出于目的,齐襄公竟然提出了一个非常荒唐的建议:既然卫宣公和急子都已死了,那就让你妈妈改嫁急子的同母弟弟公子顽吧。卫惠公有求于齐襄公,只好首肯。于是,宣姜又下嫁了公子顽。就这样,公子朔终于安然重新坐上了卫候的宝座,为卫惠公。

后来,宣姜又与公子顽生了三男二女: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宣姜死于何年?历史没有记载。一朵饱经风霜的鲜花在东周的大地上悄悄地逝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