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阵|红光商场以前是清代的真武宫

○温志航

八宝街,在旧皇城外,是老成都的一处贫民聚集区,昔日贫苦百姓以竹篱为墙,草席为顶,沿街搭起简陋棚屋。这条小巷,因此被人们称为笆笆巷,到了民国,这样的街名显然不雅,于是取其谐音,将其改为八宝街。

八宝街曾经商贾繁荣,1960年代叫红光中路,是成都商业历史的一部分,其中的红光商场是与总府街的东风商场并驾齐驱的大商场,其规模、格局、食品、模式、大小、经营都十分相似。那时候,《成都晚报》曾经刊登著名相声演员吴晓楼、曾小昆合说的对口相声《逛商场》戏说“东风商场啥都卖,就是不卖泡青菜”,说明商场品种齐全,信誉良好,底蕴深厚。红光商场建于东风商场之后,原地址位于八宝街商圈,其打造模式基本与东风商场一样,我至今记得商场内有高高的天棚、宽敞的过道、明亮的店铺、整齐的货架、分门别类的门市,销售肉类、禽蛋、蔬菜、鱼类、烟酒、杂货、水产、粮食等丰富多彩的食品。1980年代,我曾经多次在这里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对这里的一切十分熟悉,我记得商场后面有一个类似庙宇大殿的古式建筑,上面设有烟酒门市和茶铺,我也常常到这里喝茶听评书。一位老茶客告诉我:这红光商场以前是清代真武宫,因藏有一部珍贵的佛经,为慎重起见,大和尚指定僧徒守护,庙门前的守经街便是因此而得名。

位于八宝街114号的红光影剧院至今仍然留在我的记忆里,每天固定放映市电影公司发行的故事片,我记得当年放映《刘三姐》《洪湖赤卫队》《冰山上的来客》《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精彩故事片的热闹场面。一位爱“吊票”的观众对我说:“那个场面,人山人海,太热闹了!半夜起来排班买票的都有,我们要上班,没有办法,不得不花高价买黑市票,有次看《刘三姐》贰角五一张的票我花了一块!好多小伙子都喜欢刘三姐!安逸啊!好看啊!”那时候,这里是市川剧院青年川剧团的演出场地,该团于1959年1月成立,演员实力雄厚,演技高超,台柱演员有晓艇、筱舫、张光茹、崔亚欧等人,演出《白蛇传》《鸳鸯谱》《赵盼儿》等优秀传统剧目。当年赴京献礼演出,市长李宗林亲自上门指导工作,号召演员在艺术上要有所突破,把最佳最新成果展现给中央领导和首都观众,以扩大川剧的影响力。全体演员不负众望,让川剧在首都一炮打响!献礼演出之后,他们又巡回上海、南京、西安、郑州、开封、无锡、广州、海南岛等地,均受观众好评。

今天踏进八宝社区, 一个1100平方米的广场上,花团锦簇,竹影婆娑,绿草茵茵,荷叶翠绿,紫荆粉红,著名学者胡光伟撰写的《八宝广场记》纵横古今,“智、信、礼、仁、义”的大字彰显国学魅力,录放机引爆激情的旋律,坝坝舞飘逸黄昏的潇洒,太极拳者张臂曲腿如天马行空,八宝大妈风韵犹存,老爷爷慈眉善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