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人才,清王朝的罪人,徐继俞这个名字你一定要知道

有史以来,如果有人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那么他就会被载入史册,名流千载。现在也是一样,比如谁要是做了什么好事,出名了,就会成为全村人的希望。然而,在清朝年间有这么一个人,他主张改革,积极了解西方各国的状况,攥写《瀛寰志略》,甚至被写入了美国的历史,在当时来说,这应该是一件举国欢庆的好事,可是他却被人唾骂,他就是徐继俞。有的人或许不解,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为什么会被西方国家赞扬,而在我国却被人唾骂。其实,这与当时清王朝的统治,人们的封建迷信意识有关。

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中,徐继俞出生了。在清朝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同时,西方已经开始实行改革,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能力,日益变得强大起来,把中国甩在了后面。这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如果不改革,就会被西方一直比下去。他们一边学习西方改革的经验,一边寻找适合中国的改革之路,然而,这样一群热血澎湃的人并没有得到清王朝的支持,其中就有徐继俞。

鸦片战争的失败对徐继俞触动很深,他开始寻找战事失败的具体原因。在他眼中,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朝体制的落后和不思进取的愚昧,当时的清朝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需要进行什么改革,多此一举,并且不接受西方日益强大的事实,完全处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而徐继俞的《瀛寰志略》一书了阐述了“天圆地方”的说法,极大的歌颂了西方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并且指出欧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这对于大清朝来说无疑是一场很大的冲击,徐继俞成为了人人攻击的对象。而与此同时《瀛寰志略》在日本、美国流行起来,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变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美国总统在纽约时报上对他大加赞赏。徐继俞去世后,他的家人继续为他的改革事业而奔走着,他的后人也成为了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