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集团军为何一直拖后腿,总司令隆德施泰德有何责任吗?

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集中了大约95%的兵力,约有300多万人东侵苏联,博克元帅指挥中央集团军两次合围苏联红军歼敌上百万人,斯摩凌斯克战役后距离莫斯科仅有几百公里了。

这时候中央集团军两翼暴漏给苏联红军,希特勒决定分兵南北并进拉平战线,导致莫斯科会战的失败!这是不是说明南方集团军拖了后腿呢?总指挥隆德施泰德元帅有什么责任?

“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集结三个集团军群,分三路向苏联发起闪电式突袭。

德军在北路和中路纷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南方集团军群的攻势却要迟缓很多,到了8月20日,甚至已经落后中路550公里。

尽管如此,南方集团军群的落后却与隆德施泰德没有太大关系,当然他也不需要负任何的责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迟缓了德军的攻势呢?

1、南方集团军群最弱:

在三路德军中,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最强,北方集团军群次之,而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最弱。

在苏德战争初期,中路一直是希特勒的重点进攻方向,直到莫斯科惨败后,希特勒才将主攻方向转向南路。

中央集团军群除了下辖两个集团军外,还包括了古德里安的第2坦克集群以及霍特的第3坦克集群,是德军的中坚力量,其实力远胜南方集团军群。

2、乌克兰是苏军防御的重点:

在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已经对德国有所防范,而他防御的重点就在乌克兰。

斯大林认为,苏德一旦开战,乌克兰的小麦、石油和煤矿等资源必然成为德军掠夺的重点。

因此斯大林在乌克兰方向部署了45个步兵师、20个坦克师、10个机械化师以及6个骑兵师,这使得苏军在该地区的防御能力要远强于其他地区。

3、苏军指挥官部署得当:

苏军在乌克兰地区的指挥官是基尔波诺斯上将,他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指挥员。

他在防御部署上采用了纵深梯次防御的办法,并且在防御线上修筑了大量掩体以及炮火支援点,而这让德军在进攻过程中吃尽了苦头。

除此之外,当地密布的河流和沼泽也为苏军提供了便利,而基尔波诺斯则利用这些天然屏障将整个防区打造非常牢固。

单从苏军的防御情况来看,乌克兰地区都算得上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再加上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本就偏弱,那么其攻势缓慢也就不奇怪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