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何不在夏季夺下莫斯科 反而转攻打乌克兰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在不到7周的时间里,德军中央集团军一路高歌推进了440英里。

由于斯大林战前制定战略计划失误,将大量的主力部队集中性地布防在边境,德军不断通过分散式部队对集中性的苏军部队实行了围歼战,进而导致前期数场会战苏军都惨重的代价。

当边境上的防线被攻破之后,德军一路高歌,沿途的苏军部队被击溃的被击溃,被全歼的被全歼。

等进入到7月中旬,德军中央集团军已经距离莫斯科不到220英里,古德里安和霍特见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坚信此刻的德军已经站在了胜利的边缘。

此时的中央集团军拥有着德军投入到苏德战场中一半的坦克,苏联境内干燥的气候会持续到秋天,在前进的道路上已经没有苏军主力部队的拦截,并且斯大林所能够调集的部队只有后备武装队,战斗力极其堪忧。

天时、地利德军此时都占据着,德军参谋部总指挥哈尔德也极其兴奋,他制定了一个计划,准备将所有南方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中能够调动的部队通通调往中部的前线,配合中央集团军强攻莫斯科。

如此以来人和也有了。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面对门户大开的莫斯科,希特勒一道命令却堵死了德军参谋部胜利的希望。

在该年7月19日,希特勒先是先是给古德里安下命令,让其将部队调集至南方帮助伦德斯泰特集团军进攻基辅。再给霍特下命令让其带领部队向北支援里布集团军进攻列宁格勒。

而在7月27日,当哈尔德问为什么不进攻近在眼前的莫斯科时,但希特勒面对德军参谋部众多将领时他却显得无动于衷,并且坚定不移地宣布了他的目标。

第一目标为列宁格勒,第二目标为乌克兰。

会议上所有的德军高级将领脸上都写满了悲伤,在古德里安的日记中他写道:我无法想象这是多么令人无法接受的决定,莫斯科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能够取得胜利!

当然,后续德军参谋部的指挥官依旧没有放弃劝说希特勒将目光放在莫斯科,但希特勒依旧固执地认为他的决策才是正确的。

事件演变到这里,德军参谋部无法让希特勒改变决定,那么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快速执行希特勒的命令,对列宁格勒和乌克兰地区展开进攻。

可事实上,身在东线战场上的德军将领们却采取了消极的方式,通过慢行军和搪塞希特勒的方式加入作战。

德军在列宁格勒强攻三天遭到了苏军的强烈反抗,同时古德里安率领的装甲师也久久支援南方集团军。

时间耗到了8月中旬,希特勒终于失去了耐心,他连续给古德里安和布劳希奇等前线指挥官发出了警告,并在警告信中言辞极为激烈。

该年8月22日,古德里安做了最后一次挣扎,通过哈尔德的安排,古德里安飞往拉斯腾堡与希特勒单独会面,但在古德里安阐述了进攻莫斯科最佳的机会后,迎来的却是希特勒的一通训诫。

希特勒气急败坏地大骂:我完全想象不到,我的天才指挥官们对战争经济一点也不了解。

是的,希特勒认为德军急需要乌克兰的原材料和粮食,同时占领了克里米亚能够防止苏军轰炸普洛耶什蒂的油田。

强攻莫斯科有没有可能实现?当然有,但谁也无法保证莫斯科沦陷了苏联就会全面投降。按照希特勒的想法,用极为危险超长补给线的直推莫斯科的方式,明显不如攻占资源地来得划算。

但当决策者和执行者意见发生分歧时,中间所消耗的时间却是致命的,当超过半个月的时间被浪费在进军乌克兰地区的途中时,列宁格勒的首攻挫败让希特勒不得不将希望全部放在了乌克兰地区。

此后基辅一战德军虽然成功歼灭苏军部队并俘虏了苏军战俘66.5万人,但此时已经进入到了苏联的雨季,苏军的“泥泞将军”阻挡着德军前进的线路。

而更为致命的是,当泥泞将军被征服后,更为恐怖的冬季将军也站在了德军道路的前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