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喜食生肉,这是为何呢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王朝的奠基者,一生驰骋疆场,百战百胜。但是他却有个奇怪的喜好,就是喜食生肉,这是为何呢?

努尔哈赤在亲生母亲去世之后, 生活艰苦,常常食不果腹,长期的野外生存,使他适应能力极强,尤其善于野饮。努尔哈赤所吃的食品,比如虎、熊、狍、獐、鹿、山羊、野猪、山鸡、野雉、野鸭等。凡是打猎中能捕捉到的动物, 都是他喜欢吃的食物。以野味居多,尤其喜欢吃生野猪肉(有趣的是努尔哈赤的这个名字的满语含义是“野猪皮”)这就很奇怪了, 堂堂大清国开国皇帝, 为什么把自己的名字和野猪联系在一起呢? 据《咸宾录》记载:“ 女真之俗, 好养豕, 食肉衣皮。” 也就是说, 把自家养的猪肉吃掉, 猪皮则做皮衣穿。看来, 这是处在部落生活时代女真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如此,努尔哈赤家族中兄弟、子孙、外甥的名字, 也都与动物有关。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 意为獾; 其侄阿敏之子固尔玛浑, 意为野兔; 嫡长孙杜度, 意为斑雀; 外孙库尔缠, 意为灰鹤, 等等。

可以想象,努尔哈赤在打猎过程中,饥肠辘辘,所以将猎到的野猪生吞活剥,那是果腹充饥的需要。可是努尔哈赤却将这种彪悍的饮食性格,一直保持到他去世。

努尔哈赤不仅在平时喜食生肉, 在祭祀时, 甚至贡品也包括生肉, 自己则在供案前吃生肉。直到他黄衣称朕之后, 这种喜食生肉的习惯仍不时表现出来。我们在档案中发现了天命十一年( 1 6 2 6 ) 努尔哈赤的午餐菜谱: 生野猪肉、烤熊掌、蒸羊羔、土豆、芝麻卷、烤鱼、黄油山鸡、手抓米饭、咸鼓玉米羹、宫保野兔、蒜醋白血汤、五味烤野鸡、元汁土豆泥、辣椒黄瓜汤、麻辣烤驴肉、牛肉土豆汤、奶汁鱼片、腊肉、三鲜玉米粥、玉米薄饼、高粱米饭、油塌肉片、古柯茶、芭蕉。

对于努尔哈赤这样的习惯,大臣们表示很难接受,每当大臣们陪伴努尔哈赤祭祀的时候,看到他吃生肉的场景,都会感到不寒而栗,尤其是不能陪着他一起吃生肉。

不过,努尔哈赤也有不少美食发明,直到今天,还在各地广为流传,比如“黄金肉” 。

相传, 努尔哈赤幼年时期, 家道中衰, 流落辽宁抚顺, 在女真部落一个首领家当伙夫。当时, 这位部落首领很讲究吃喝, 每顿饭需八菜一汤。一次宴请宾客, 他选定部落中一位善烹调的女仆造厨, 努尔哈赤做帮手。女仆做完第七道菜, 突然晕倒。此时, 外厅正等着叫上最后一道菜, 努尔哈赤见状, 急中生智, 忙将切好的里脊肉, 裹上鸡蛋黄, 入油锅速炸后装盘送上。首领尝后, 觉得味道与以往不同, 特别爱吃。首领很高兴, 随即传来努尔哈赤问此菜名字, 努尔哈赤为讨吉利, 说叫“ 黄金肉” 。努尔哈赤也因此得到首领的赏识。这道美食, 后来进入宫廷, 成为满洲八大碗的名菜。

二是菜包。据说, 努尔哈赤行军辛苦, 有一天, 由于无炊具, 只好令士兵以树叶裹饭吃, 称为“ 包饭” 或“ 菜包” 。这种吃法, 当时是迫不得已, 却被后人效仿, 不过, 现在的菜包是用大白菜叶裹小米饭, 吃法已经很讲究了。努尔哈赤不喝白酒, 他认为“ 愚者因之丧身, 贤者因之败德” 。所以, 努尔哈赤自己不喝酒, 也严禁大臣酗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