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被低估的大将,文武双全,诸葛亮信任他,蜀汉后五虎将之一

238年,蜀汉后主延熙元年,农历九月

曹魏的雍州刺史郭淮,遭到了蜀军的袭击,太守王赟和游奕在郭淮的指挥下,想要合围这支蜀军。但没想到的是,这支蜀军的指挥官经验丰富,利用魏军驻防的营寨没有山川之险的掩护,对立足未稳的曹魏军发动进攻,混战中,王赟中箭身亡,游奕军队被击败溃散,这支蜀军赢得战斗的胜利。而统领这支蜀军的,正是一位在演义小说中,被轻视的蜀汉将领——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歇后语明显将蜀汉后期的大将廖化,比作才能一般的人士来担当重任。但历史上的廖化,并没有那么简单。

廖化

《三国演义》中的廖化,本是黄巾军余部,失败后啸聚山林为王。同伴杜远下山时,误将刘备的两位夫人抢劫上山。廖化从二位皇嫂口中知道事情原委后,决定将二人送还下山,但杜远不从,廖化将杜远除掉。廖化看到关羽神勇无敌,非常敬重,想要追随其身边,但关羽认为廖化出身不好,便婉言谢绝,直到玄德公入主成都后,廖化率军来投,最后在关羽帐下效力。

关羽

正史上的廖化跟黄巾军没有什么联系,而且廖化出生于荆州襄阳郡的名门望族,是荆襄士族集团中的一分子。曾经在关羽的军中担任主簿,荆州失守后,廖化被迫归降孙权。但廖化一心向刘,廖化装病假死,而后隐姓埋名带着老母亲日夜兼行,前往西川投奔刘备。

半路上,廖化在秭归跟东征孙权的刘备大军相遇,刘备见到廖化大喜过望,任命其担任宜都太守,随军出征。在猇亭之战中,廖化在军中担任别督(偏师的指挥官),在陆逊的攻击中,廖化命大得以生还,率领败军跟随先主刘备逃回蜀中。

廖化

刘备去世后,廖化在诸葛亮的幕府中担任参军,后来升任广武都督,遥领阴平郡太守的职务。廖化文武全才,诸葛亮以益州牧的身份想要推举蒋琬为茂才(后改名为秀才),但蒋琬谦逊推辞不受,并将茂才推让给刘邕、庞延、廖化、阴化等人。可见廖化在蜀中士人阶层中有一定的声望。

诸葛亮

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五丈原即将病故的时候,将长史杨仪召来,交待后事,曾经提到“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人皆是忠义之士,可堪重用”。后有好事者,将这五人称为蜀汉后期的五虎将。

新三国

但事实上,按照《华阳国志》中的记载,当时的川蜀百姓,多将王平和句扶,廖化和张翼并称为当时蜀汉的四大将(原文: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廖化在蜀汉后期成为姜维的左膀右臂,经常跟随姜维北伐曹魏,在军中也担任右车骑将军的职务,在朝中兼领并州刺史,封爵中乡侯,手持节符,位高权重。

对于姜维穷兵黩武,九伐中原的举动,廖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姜维的智略没有敌人高,实力也比敌人弱,出兵频繁没有节制,这样下去以后怎么能够生存呢?果不其然,姜维不久便被邓艾击败,退守沓中。

姜维

后来廖化奉命北上支援姜维,但不久后主刘禅开城投降,姜维、廖化、张翼等人得到后主的敕令,投降钟会。成都之乱中,廖化侥幸生还,之后廖化跟老将宗预一同,陪伴后主迁往洛阳,但二人均已老迈,在路上前后病逝,见证东汉纷乱,天下三分,蜀汉兴衰的廖化也在此时寿终正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