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究竟花了多少钱?专家:消费掉一支北洋海军!

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不是败在日军的船坚炮利上,而是败在清廷的人心不齐上,当李鸿章在日本人面前炫耀他威武强盛的北洋海军时,日本人在震撼之余又痛下决心一定要在数年内赶上清国,日本大使回国之后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日本天皇,日本天皇痛定思痛,决心要倾尽全国之力来打造日本帝国的海军,从此之后全国上下全部节衣缩食,连天皇每顿饭都只吃一个菜团子,直到买回兵舰为止,日本人在厉兵秣马,而我们的大清朝的官员们却认为自此之后安稳无忧,竟然十年之间再没有添置一件武器或炮弹,李鸿章几次向户部要钱,都被当时的户部尚书翁同龢驳了回来。

翁同龢给出的理由是慈禧太后寿诞快要到了,所以对北洋海军的军费无能为力,李鸿章心急如焚,他很明白日本人的脾性,中日之间必有一战,可是面对着这群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腐朽朝廷,李鸿章是痛心疾首而又无可奈何,更令他愤恨的是户部尚书翁同龢不顾国家安危,竟然借国事来发泄自己的私人恩怨,一切征兆都在警示李鸿章北洋海军一旦与日本开战,必定失败,此时的李鸿章不敢违拗慈禧的旨意,户部将大量银子用于修建颐和园,却无一分一毫留给北洋海军,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被迫向清廷求援,而日本也不请自来,想要趁机吞并朝鲜,继而侵犯清帝国。

清军得知日军进驻朝鲜,虽知此举有辱国体,但是却不敢得罪日本,只好协商共同退兵,后来清朝北洋海军在回航途中遭到日本舰队伏击,北洋海军被迫还击,结果发现船上的炮弹中竟然掺沙子,而日本海军的军舰速度快,炮弹杀伤力大,不久之后便将北洋海军包围,北洋海军将士拼死一搏,杀出一条血路,转移到威海卫想要寻求救援,李鸿章生怕惹出乱子,一个劲下令不许开战,最终导致北洋海军在威海卫被日军包了饺子全军覆没,邓世昌、丁汝昌等一大批爱国将领都在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中殉国,而李鸿章十几年来苦心经营的北洋海军也就此破产,甲午一战之后,清帝国更加虚弱,帝国列强得知战争结果,既感到震惊又感到惊喜,此后便蜂拥瓜分清帝国。

而当甲午战争中我们的海军将士浴血奋战时,我们的慈禧太后正在大摆寿宴,并不知道战争来临,为了不扫慈禧太后的雅兴,战报几天之后才送上了慈禧的手上,慈禧太后为了精心准备着自己的六十大寿,光是寿宴的新衣服就花费了231000多两白银,其中各种龙袍锦缎多达数百件,而紫禁城到颐和园的道路两侧全部设戏台、牌楼,大约有60多处,花费240万两白银,慈禧太后的轿子花费了8万两白银,其余轿子座驾总计花费了20万两白银。

除此之外,紫禁城的所有装饰全部更换,各处张灯结彩,又花费了90万两白银,颐和园修复花费近五十万两白银,各处宫殿的修复花费40万两白银,慈宁宫修缮花费35万两白银,其余打造的赏赐礼物以及戏台搭建等各项费用又是100多万两白银,这样算下来,慈禧为了过她的六十大寿竟然花费了近600万两白银!

而当初北洋海军的初建也不过才700多万两白银,这也就意味着慈禧的寿诞的花费足足消费了一支北洋海军!真是可气可恨,如果将这些银子全部花费到北洋海军的身上,恐怕当初战败的就是日本了,日本一败,帝国列强必然不敢轻举妄动,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了,可惜甲午一败,耗尽了清王朝二十多年的心血,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清王朝也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

参考文献:《甲午战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