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智力号称三国第一,名声却比司马懿还臭?蜀相诸葛亮完胜他!

文:河湟三月(作者原创授权)

在根据马伯庸小说改编的网剧《三国机密》中,有一个镜头令人影响深刻,汉献帝刘协在当着满朝群臣面训斥贾诩,而后冲着他吐了一口口水,事后更是被荀彧揶揄为“龙涎赐老臣”。

当然,这些都是艺术加工的小说家言,不是历史事实,但是汉献帝的命运巨变,乃至东汉王朝的彻底覆亡,却与贾诩直接有关。

一个王朝的覆灭,当然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东汉王朝自灵帝黄巾之乱起,已经开始走上衰败灭亡之路,然而,贾诩确实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有些人,对贾诩有些近乎肉麻的吹捧,似乎他是三国时代最富有智慧之人,其实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对贾诩的评价并不高,这是因为,深处乱世之时,忠义这些道德标准,固然很难衡量一个人,人们评价一个人更看重的是他的功业,但可惜的是,贾诩与这些都靠不上边。

确切的说,贾诩的历史地位有点尴尬。

一方面,贾诩的确不是董卓、李傕、郭汜这样大奸大恶之人,但他身上有许多难以称道的事儿,以至于被称作毒士。

这段时期的贾诩没有留下任何事迹记录,基本属于打卡混饭状态。我们都知道,贾诩是个机智之人,谋略过人,但却在牛辅那里没有任何存在感,之所以这样,有可能他不是董卓的亲信班底,处于边缘地带,根本不被重视,另外也有可能,他自己故意不显山水,将自己神隐起来,我觉得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因为,贾诩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当时权利斗争已经白热化,天下大乱将至,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没有任何存在感,尽量避免卷入任何一场纠纷中,这样才能避免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

然而,在历史大潮面前,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极其渺小的。任贾诩如何聪明藏拙,但是没料到,强大不可一世的董卓被王允吕布刺杀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董卓这张皮给撕掉了,包括贾诩这些毛们,既然面临着生死抉择,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路逃命。

因为王允迟迟不颁布赦免诏书,李傕郭汜这些昔日横行霸道的西凉军悍将们都惶惶不可终日,都在急忙收拾行囊,准备逃回凉州老家去。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贾诩站出来说了一句话:“就你们现在这个样子,估计还没到家,在半道上一个小小亭长就会逮住你们,好好想想吧!”

接下来的故事,众所周知了,李傕郭汜二人,听从贾诩建议,立刻纠集人马,反攻长安,王允被杀,吕布出逃,汉献帝成了李郭二人的囊中物,汉朝朝廷刚刚出现的一丝黎明又被掐断,从此,彻底无望,不可逆转的走向了覆灭。

可贾诩为什么这样做,他真的是想给董卓复仇么?估计未必,因为以贾诩的聪明,他不会不知道董卓早就不得人心,他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而且在贾诩以后的生涯中,也没有给董卓做过一句辩解。

那么,贾诩为何要给李傕郭汜出这个馊主意?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出于自保。其实贾诩说的那句话,恐怕未必在李傕郭汜身上应验,毕竟他们还有一定实力,但贾诩就未必了,当时牛辅已经被杀,他彻底没了靠山,一旦李傕郭汜逃走,作为曾经是董卓队伍的一员,他被清算时早晚的事。

只是他为了自保,害的长安数万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正因如此,后世对于贾诩的评价,甚至不如篡魏并导致华夏大分裂的司马懿一族),或许他自己也认识到罪孽深重,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后,他始终与他们保持距离。

其实,纵观贾诩一生,屡次改换门庭,无论是后来投靠张绣,还是投靠曹操,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全自己,但根本没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更没有像心系家国的诸葛亮那样大格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