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的辫子情结:总是拿辫子说事儿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一百五十三):异行涉祸,庸德远害。

在北洋史上,张勋堪称是怪物一样的存在,除了行事让人摸不着头脑,单是那拖拽着长长辫子的造型,都足够扎眼,毕竟“大清早亡了”。不过张勋除了“头可断,发辫绝不可剪”,被各方阵营推到前台,上演过一出堪称大戏的恨事,也曾插入一些与辫子有关、啼笑皆非的闹剧,说白了就是张勋的辫子情结。都说英雄爱江山也爱美人,“张辫帅”却是爱美人胜过爱江山,而爱辫子更胜过爱美人。“女伶三杰”之一的刘喜奎,扮相婀娜多姿,神韵颠倒众生,张勋很早就欲纳她为妾,屡派副官带着银两往刘家跑,礼金一加再加,直加到十万大洋,最终望断秋水。

但是在民国五年,北洋军阀老头子撒手缰绳,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张勋,成为各方角力的马前卒,跻身北洋督军团盟主之位。张勋自忖更具有资本,扬言非娶到刘喜奎不可,毕恭毕敬地派人前去正式求婚。刘喜奎向张勋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剪掉辫子,二要实行一夫一妻,遣走全部姨太太,并保证今后不纳妾,三是提供保证金二十万大洋,存入洋人银行。张勋爱辫如命,面对刘喜奎提出剪掉辫子的条件,先是犯愁,沉思良久后,笑着说 :“这个容易。”说着剪下一名辫子兵的发辫交给媒人说 :“拿去,说我已经剪下发辫了。”刘喜奎见了媒人提着的辫子,坚称要亲手剪下才算数。

其后,张勋闻得知刘喜奎的话,骂道 :“欺我太甚!”提起枪就要出门,好在被三姨太王克琴一哭二闹三寻死,给拦住了。宣统三年,清室退位后,有识之士无不剪发,溥伦等清室子弟,也毅然剪去辫子。张勋碰上没有发辫的溥伦,讥笑他是清室的不肖子孙。溥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质问张勋凭什么骂他。张勋说:“谁叫你剪发的?”溥伦回答 :“宣统退位时下了剪发谕。”张勋又说 :“即便如此,你也不能违背列祖列宗的规矩。我尚且遵守清廷遗训。”溥伦反问道 :“这么说来,难道你就成了清室的子孙?”

这下轮到张勋吃瘪了,其实这位“辫帅”的辫子情结,远不止这些生活上的琐事,就连招贤纳士,都是“唯辫是举”。昙花一现的闹剧,发榜招“贤”:各部衙门侍从人等,悉以有辫者充之。宰相一职,论出力之功,非康有为莫属,论资历李经羲亦最靠谱,可他俩都没能捞到这个位置。原因是张勋瞧见康有为的辫子很短,蓬蓬然如蒲草一般。有人指斥他的辫子,康有为解释道:“我曾亡命海外,不得不剪发易服。”如此,别人不好再拿辫子说事了。可是瑾太妃又插了一杠,说从未有没胡子的宰相。

原来,康有为的胡子,在化装入京时剃掉了。康有为买来生发水,一小时抹几次,且时时照镜子,盼胡子快快长。李经羲虽说对蔡锷有知遇之恩,却也念及清朝之恩,宁死决不犯上。蔡锷护送他离开云南,他辗转到达上海,一下火车,就被新军剪了辫子。当他跑去找“辫帅”要官时。张勋笑道 :“老九莫怪,论资格,你当然可以做宰相。可你的前程,生生随辫子一块断送了。你快回去蓄发,那时我再给你想办法。”李经羲愤怒地说 :“只怕我的头发蓄成,那宰相尚书仍然挨不到我呢!”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文史博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