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刚去世,他就说人选是自己,后果真如此,连皇帝都被他说服了

丞相刚去世,他就说人选是自己,后果真如此,连皇帝都被他说服了

从惠帝即位到吕后驾崩,短短的15年时间,吕后用其能力与政治手腕,将帝国初期存在的各种矛盾春风化雨,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一个坚实的政治与经济基础,他对帝国前景设计的蓝图再次重申了开国基调帝国,能有后来武帝对匈奴的开战,吕后对帝国的建设功不可没。

惠帝只是名义上的帝国领导人,真正主宰这个帝国的是吕后,惠帝很可能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只是挑一些在吕后看来只是很小的事情来做,比如臣子的任命,之所以说这件事很小,是因为在高祖时代一些重要臣子的名单已经定下来了。

公元前193年春天,萧何一病不起,惠帝亲自去探望,在即将要离开的时候,惠帝问道,假若你有个三长两短,谁人可以代替你?萧何的回答是:了解臣子,没有谁可以比得上人主,这句话中的人主不但是指惠帝,还有高祖皇帝,惠帝恍然:曹参怎么样?立即回答皇上,您说对了,我死而无憾。

这年的秋天,帝国卓有才能并懂得保身之道的萧何去世了,曹参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对自己的人说,快准备行装,我就要到朝廷做丞相了,他的舍人对他说,您平时跟萧何有仇,而现在看来下一任丞相必将是萧何所推荐,他怎么可能推荐您呢?曹参并不辩解,只是吩咐舍人迅速准备,不久后朝廷果然公布了丞相的人选,就是曹参。

曹参是否知道高祖的遗嘱,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听到萧何去世后的表现来看,他显然已经胜券在握,作为一个臣子,他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胆子与自信,这其中若不是吕后的安排,还能有谁?若不是吕后遵循高祖的遗嘱,曹参的自信又从何而来?

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隐约看到了吕后的强大影响力以及朝臣,尤其是曹参对吕后遵循高祖路线的自信,曹参在上台后每天做的工作居然就是喝酒,再派往诸方国的官员中,所挑选的大都是木讷之辈,口齿伶俐之徒,都不在这位丞相的考虑之中。

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当他们试图提醒曹参履行丞相之职时,得到的回答就是喝酒,丞相府中每日每夜都是闲聊以及喝多了的官僚们。惠帝终于还是看不下去了,他找到曹参的儿子,责怪曹参不履行职责,他最后说,难道他是以为我年少,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吗?作为朝臣曹参的儿子,自然也在心里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当他回到家中把皇帝的疑问说给父亲听,得到的回答却是被抽了200鞭子。

在不久后的一次朝见时,惠帝责怪曹参:你儿子是我派去规劝你的?意思是你打狗是不是也应该看看主人。曹参立刻脱下帽子问道:陛下,您自己看看圣武比不比得上高皇帝?惠帝回答:我怎么敢与先帝相比,曹参再问:陛下,您看我比萧和哪个贤能?惠帝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一笑:这就对了,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颁明,现在陛下您垂衣拱手而治,我曹参等受执行事,遵照而不失误不也就可以了吗?惠帝想了半天才说了两个字,很好。这就是萧规曹随的来历,如果这不是曹参真正的执政之道,那就是这位出身低微的丞相,根本拿不出治理这个帝国的切实手段来。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