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妈祖文化对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工商文明社会的作用

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历史的精彩故事情节,千万不要错过噢!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商文明社会转型的过程比较艰辛,主要难在观念的转型上,中华民族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吏官文化浓重,重农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商业,多少存有漠然的态度,商业为“末”业的思想已延续千年。要想让中国顺利转型进入工商文明社会,如果能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工商文明的因子,无疑将对世人的观念产生冲击,而同时又能继续发扬传统的文化,不至于使其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僵化而变成历史的标本。西方作为世界工商文明的发源地,也经历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样也有一个观念调整更新的过程。

马克斯韦伯探索资本主义精神的文化内涵,他把新教伦理注入资本主义精神,将信仰精神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工商文明与新教伦理结合起来,他的思想为西方商人找到了一个精神支柱,为他们的存在找到一个形而上的肯定。商业在西方的发展名正言顺,因为经商是上帝赋予他们的“天职”,商人在西方也一直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解释了资本主义为什么在欧洲发生,而不是世界其他地方。韦伯也研究过中国的宗教,同时分析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他把这归结于儒家文化的制约和中国强大的官僚体制的桎梏中国的商人缺乏对文化的主导力,他们在中国社会里处于从属地位,就是说中国没有为商人立身的思想理论。

这也导致商人群体在中国处于一种飘零的状态没有立身的定力,他们没有根,没有魂,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经商的真正使命是什么,他们没有真正确信的经商的意义,他们的自卑感比较强,甚至中国的农民在社会心理上都强于商人,虽然他们拥有的财富没有商人多,这是对商人群体的一种伤害,也不利于商业持续发展,更不可能使中国进入工商业文明的社会。妈祖文化作为有着海洋文化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内倾型大陆化的儒家文化在内涵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固然,在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文化,但这并不影响妈祖文化大规模的传播。妈祖文化的传播推广有千年的历史,影响深远。

据《世界妈祖庙大全》提供的最新数字,目前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妈祖文化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信仰人数之多,与商人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在商人群体中,影响力不亚于儒家文化,相对于徽商晋商受儒家影响较深,妈祖文化在福建沿海地区的商人中影响更甚。海内外的中国商人对妈祖文化心有所念。妈祖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商人如此大规模地信仰妈祖文化这背后有很强的现实诉求,有着商人自身身份认同的需求,商人需要找到一个精神偶像,从文化层面上给予自己存在的意义,同时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一个安全的依托。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妈祖文化自身也不断地被注入了商人的意识。

在妈祖文化中寻找工商文明的因子,无疑会对中国进入工商业文明社会产生文化层面上的推动作用。二妈祖文化与商人关系的源远流长,使工商文明的因子与其有天然的亲缘妈祖文化为什么和商人的关系源远流长?这还得从妈祖林默娘说起。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关于她的生平,说法不一,一日其为唐天宝年间生人,另说她生于宋建隆年间,但有一点确定无疑:妈祖是人,而且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据宋代相关史料记载,林默出生在福建省莆田市渭洲湾畔一个美丽的小渔村——贤良港。林姓是福建望族之一。闽林始祖林禄,在晋永嘉元年以黄门侍郎之职随琅琊王司马渡江镇建业。

妈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时于闽地为官。曾林保吉,仕后周,显德元年任统军兵马使,由于天下纷乱,遂弃官归隐。祖父名孚,官福建总管。妈祖的父亲林愿,宋初官都巡检,母亲王氏,生一男六女。妈祖为家中最小可以看出妈祖出生在官宦人家,在身世方面,与商家没有什么关系。而林默遇难后被神化为妈祖的过程,则与商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以说对于林默的神化及妈祖文化的兴起,商人居功至伟。北宋年间,福建沿海商贸发达,海运繁忙,商人的足迹遍及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和东南亚各国。当时交通工具简陋,海船都是小木帆船,缺乏机械动力,借助风力航行海上多有不测,海难频频发生。

而熟悉海洋气候变化,能预测航海吉凶的妈祖,自然备受百姓尊敬。故林默失踪之后,海商仍然祈求她在天之灵保佑商船平安渡海。其中,莆田商人在莆田平海湾创建了一座专门祭祀妈祖的庙宇,俗称“通灵神女祠”,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奉祀妈祖分灵的宫庙。神女祠初建时还只是一座小庙,但传说其非常灵验,香火旺盛,七百年后清靖海侯施琅奏请朝廷诏封其为“平海天后宫”,并进行扩建,整个庙宇拥有明暗立柱共108根,廊沿压石也有108条,而宫前“师泉井”也是用108块石头砌成。宫内存有《师泉井记》和《平海天后庙重修碑记》等古碑刻平海天后宫是继湄洲岛之后,宋代兴化境内最早修建的妈祖庙,被列为全国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

兴化商人纷纷慷慨解囊,在圣墩创建神女祠。据宋代兴化名人廖鹏飞记载:“圣墩去屿几百里,元祐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有渔者就视,乃桔槎,置其家,翌日自还故处当夕遍梦墩旁之民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实所凭,宜馆我于墩上。’父老异之因为立庙,号曰圣墩。史书也记:宣和四年,圣墩“岁旱则祷之疠降则祷之,海寇盘则祷之,其应如响。故商舶尤借以指南,得吉卜而济,虽怒涛汹涌,舟亦无恙。宁江人洪伯通尝泛舟以行,中途遇风,舟几覆没。伯通号呼祝之,言未脱口而风息。还其家,高大其像,则筑一灵于旧庙西以妥之”。妈祖文化的最早信仰者是商人,商人也是最早把妈祖文化传播开来的人,他们也是最得力的弘扬者。

好了,文章到这就结束了,大家还有要补充的可以给小编留言!感谢阅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