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高手不敢跟千斤王王子平交手,是真的吗?

前几日写了孙禄堂和王子平,有人说我神话了他们,我却不这么认为,清末的武士大部分都是打出来的,在乱世保命谋生用的,真功夫才能青史留名。

那么孙禄堂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称他为武神呢?先让我们查看一组当年的报刊,看看当年的报刊、文献中对孙禄堂是如何记载的:

《世界日报》1934年1月31日评价孙禄堂:

武功卒抵大成,黄河南北已无敌手,其艺竟臻绝顶。

《大公报》1934年1月29日评价孙禄堂:

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一以贯之、纯以神行,海内精技艺者皆望风倾倒。为人重然诺,有古风粹然之气见于面背,意公肃王折节下交。

《申报》1928年5月5日评价孙禄堂:

于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及剑术皆臻绝诣。神州莫测之身手。

《京报》1934年1月29日评价孙禄堂:

孙禄堂氏乃中国太极拳术唯一名手。

《近世拳师谱》(中国武德会1935年出版)记载的孙禄堂

在七、八十年前,孙禄堂是各大报刊追逐报道的对象,知名全国。你说这样一个武术大师还需要我来吹嘘他?

再来看看王子平,人称“千斤王”,与佟忠义并称沧州二杰,1918~1921年间,打退“万国竞武场”,斗大力士康泰尔,曾几次与外国大力士比武,都获胜利,于是名噪武术界。

俩人都是清末的武术高手,也曾经有过交集,王子平曾经过挑战孙禄堂,因此提到王子平必提孙禄堂,提到孙禄堂必提王子平。

王子平

VS

孙禄堂

关于挑战的原文:

1893年,先生得次子。不久,经友人孙绍亭之邀前往定兴。时绍亭与当地某拳家有仇。某邀集北五省武林中之铮铮者百余人前来与绍亭决斗。绍亭仅邀到先生一人即与彼等不期而遇。绍亭见彼等人众且皆持器械,转身即逃。先生无奈,独自应战。伤彼数十人,余作鸟兽散。而先生未遭一伤。此后讼事由绍亭办理。此事传出后,人言先生为“平定兴”。

1928年,孙禄堂在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门长。王子平前来比武,据说孙禄堂不敢应战,吓得逃离。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俩人的情况,当时的孙禄堂已经是68岁高龄了,而王子平当时是四十七岁,两个人相差二十一岁。王当时年富力强,气势正旺,俗话说:“拳怕少壮,棍怕老狼”,也难怪孙不敢应战。还有孙禄堂已经是古稀之年了,可能也不愿争强好胜了,算是一个正常心理吧。最后,孙禄堂当时也算有身份地位的人了,很可能有输不起的心理,技不如人就避开了。综合以上原因,所以可能他选择了回避。

王子平

///

《孟子》中说:“充实而有光辉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按照这个定义,根据上述诸多史料的记载,这位孙禄堂的的确确就是一位站在武学顶峰上的“神”,是那个时代中国武林的第一高手,代表了武学的最高境界,也许几场比赛的输赢并不是很重要。

最后小编想问问大家,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决战紫禁之巅,谁赢了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