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的山东土匪:不仅比胡匪更猛,而且不怕围剿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一百五十五):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在北洋史上,被称为“胡帅”的东北王张作霖,堪称是绿林土匪中登峰造极的角儿,毕竟在东三省道上的伙计们看来,也算是给关外“胡匪”赚足了门面。但是在北洋时期,随着张作霖坐稳东三省的头把交椅,打造出北洋军阀中风头无匹的旁系奉系军阀班底,旧奉军中那群曾经打家劫舍的绿林老伙计,自然也得收敛一些。然而自光绪二十二年,关东开禁,山东人成为“闯关东”的主力,而且到了北洋时期的山东,土匪其实比关外的胡匪更猛,民国十年至二十四年,山东境内107个县,有土匪活动的达到85个,其中势力较大的土匪,超过370股,犯案中有“临城劫车案”这种中外尽知的大案。

但是,山东土匪之烈,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晚清庚子年间,北洋军阀的老头子在任职山东巡抚时,就曾上奏折:“近今盗匪百十成群,携带洋枪等械,劫掠村舍,掳人勒赎,放火杀伤事主,甚至拒敌官兵,愍不违法,习以故常。”民国十二年的夏天,山东各地四十多个县,几乎同时向山东督军田中玉告急,请求派兵剿匪,是年早些时候,抱犊崮的悍匪孙美瑶,更是率众千人劫火车,连洋人都给绑去做了肉票。大土匪如刘桂堂,一股就达2万人之众,这样的人马实力,确实已经到了攻城略地,如探囊取物一般。到了张宗昌督理山东时期,军阀混战,烽烟蔽日,匪焰更炽。

其后,蜂起的土匪,遍布山乡,仅台儿庄、枣庄之间 七十多里地面,就有五六千名土匪活动。临沂地界也有俗语:“神山磨山,盂贼万千。”沂蒙山区绵延,也有说是“平地高山,遍地皆匪”。发迹于费县的大土匪刘桂堂,鼎盛时期麾下人马超过三万人,蒙山以南、抱犊固以北数百里,一度成为无人区。然而北洋中枢不是不想作为,“临城劫车案”中名声大噪的孙美瑶,盘踞在抱犊崮地区。抱犊崮“高九里,周四十五里。顶上宽平广数顷,有池蓄水。相传昔有五老抱犊耕其上,故名抱犊崮。一登山仅一径,自巢云观至山颈,路虽险峻,尚勉强可行。自颈至巅,峻峭如壁,须手足并用,攀援而上。”如此复杂的地势环境,让前来围剿的北洋军望而兴叹。

此外,山东境内水系环境也很复杂,众多土匪依托于水文环境盘踞于黄河沿岸,以及微山、南阳湖等组成的湖泊区,飘忽不定,难以围剿。另外,山东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海匪也是山东土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活跃在沾化、利津一代的海匪头子,道上称呼“八千岁”,纠集匪徒达到千余人,每当北洋军前来围剿,就乘船入海躲避,一旦等其撤走,就上岸重操旧业。奉系军阀麾下的东北舰队,曾对该部土匪进行过围剿,然而这些土匪依托优势的地理环境躲避着打击,如民国十八年的秋天,该部海匪遭到东北舰队的堵剿,然而“乘船至近海浅水处,陆军因不能入水,军舰亦以吃水太深,不能近前,莫可奈何”。不过北洋时期不怕围剿的山东土匪,也是“饥饿难当,王法难犯”驱动的产物,而始作俑者,有兵即是草头王的军阀,自然也难逃干系。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