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皇宫:西班牙波旁王朝的见证

马德里皇宫,西班牙王室的中心,始建于1738年,是仅次于法国凡尔赛宫与维也纳美泉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也是波旁王朝的代表性文化遗产。

波旁王朝对西班牙的统治始于1700年,彼时,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查尔斯二世因无子嗣,传位于法国波旁家族的安茹公爵,即后来的腓力五世。之后的漫长历史中,波旁家族曾几度失去西班牙的统治权,但自1975年复辟成功后,西班牙王室便一直由波旁家族成员组成。

马德里皇宫由腓力五世下令建造,但直至1763年卡洛斯三世才正式入住此宫殿。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成立,阿方索十三世退位离开皇宫。至此,马德里皇宫共入住过九任君主,见证了数个王朝的印记。

皇宫入口处,由萨巴蒂尼打造的主楼梯恢弘大气。楼梯拐角,一对象征西班牙的狮子镇守于此。相传,拿破仑到此地时,曾手搭雄狮,立下豪言壮语:“终有一天,西班牙的统治权将属于我。”后来也的确一度如愿。

西班牙古代君王的雕像也各立于此,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君主腓力五世、身着罗马皇帝装束的卡洛斯四世……腓力五世与现任国王费利佩六世的御用盾徽作为国王的象征悬挂于此,天花板上的湿壁画也象征着君权与荣耀。

王座厅内存放着西班牙王室最具代表性的物件。纯银镀金的王冠来自卡洛斯三世时期,以白水晶、珐琅和宝石装饰的王冠造于17世纪,这两件西班牙国王即位仪式上必出现的物件如今在马德里皇宫内显现着曾经的辉煌。

王座厅

图片来自Patrimonio Nacional官网

卡洛斯三世使用的第一把皇椅也存放于此,木质镀金的椅子上,装饰有卡洛斯三世的半身浮雕像;表面包裹的红丝绒以金丝绣有花卉,极尽华美。

18世纪,欧洲盛行东方热,中国及东亚其他国家的传统艺术与欧洲的洛可可风相融,华美繁复,且多以自然为主题。

加斯帕里尼房间

图片来自Patrimonio Nacional官网

加斯帕里尼房间是卡洛斯三世的更衣房。卡洛斯三世于1760年委任意大利装饰艺术家马蒂亚斯·加斯帕里尼设计,由于工程繁复,直到19世纪才得以全部完成。圆顶描绘的中国人物、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东洋风与洛可可在这里交汇,向后世传达这一时代的艺术喜好。

圆柱厅以装饰圆柱为特色,是皇宫内举办重大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虽然皇宫从1931年起便不再有王室居住,但它依然见证了那之后的许多国际政事。1985年西班牙加入欧共体的协议就在此签署,1991年的中东和平会议也在此召开。如今,圆柱厅内还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

厅内罗马皇帝查理五世脚踩“愤怒”,希望将和平带给民众。由喜好洛可可风格的画家 Gianquinto 绘制的天花板壁画,表现太阳升起前所有的自然力量被唤醒,将国王隐喻为太阳之神阿波罗。

宴会厅是国王用来宴请宾客的地方,巨大的空间可同时容纳150人用餐。厅内遍布华丽的枝形吊灯和王后伊丽莎白·法尔内塞收藏的东方瓷器,以及由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安东·拉斐尔·门斯绘制的壁画。

时间流转、尘嚣散去,马德里皇宫内,那些刻画着时代印记的珍品随着岁月慢步前行,向来人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诉说那些时代的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