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高贵,是一种选择

在曹公心中,天上掉下这个林妹妹,生来就是完美的吧。

她虽是一株小草,却不是孕育在什么荒郊野外,而是西方的灵河岸上。灵河,在古代又叫银河。这一株小小的生命,可谓是早已秉承天地之灵气。

三生石,寓意三生三世,是情义守信的象征。她就是那旁边的一株绛珠小草,日夜与他相依相随,仿佛他就是神瑛侍者的前身。木石前盟,一就此情定三生——前生,今生,来生,不离不弃。

神瑛侍者日以甘露浇灌她,她吸风饮露,承受天地之精华,蜕变成了仙界最为多情的仙子。

化成人形后,她饥则食蜜青果,渴则饮‘灌愁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是阆苑仙葩。

前生,今生,她的美丽早已惊天动地,为了报答灌溉之恩,仙子决定随着使者下凡尘,来到末世的贾府,去达成他俩三生三世的约定。

从此,人间也就有了一位林妹妹,曹公给她出身依然不凡。

她的父亲林如海,出身累积五世的书香鼎食之家。他酷爱诗书,后来高中探花,位居兰台寺大夫,皇上钦点他为巡盐御史。林如海这名字,谐音灵如海,仿佛也是为林黛玉的灵性而诞生。

她的母亲贾敏,是金陵四大家族中贾府的大小姐,自幼深受贾母的喜爱,奉为掌上明珠,排场气度,竟也令贵族出身的王夫人刮目相看,妒忌不已,多少年过去都难以忘怀。

这让林黛玉与身俱来的就有一种贵族气质,再加上林如海夫妻给她带来的后天的教育与熏陶,使得她第一次来到贾府——这样一个人多嘴杂的大家族里,就应对自如。

你可指责她一开始就不该不屑于周瑞家的送来的宫花,后来,又不屑于北静王的那名贵的“鹡鸰”香串。但这正是她,她从不刻意去讨好别人,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更不愿意沾染世俗的污浊,宫花她拿都懒得拿,她时刻保持自己灵魂的高贵,按自己的心意去生活——日子过得是满满的诗情画意。

名园何处筑,仙境别红尘。

潇湘馆自从有了林黛玉,也就成了人间仙境。在那里是安静的,是安逸的,更是典雅的,满屋的书香,刘姥姥都为之倾倒。怪不得刘姥姥刚踏入怡红院就摔了一跤,这是作者幽默的铺垫。林黛玉的才气,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

我们重点看一看潇湘馆的安逸与和谐。

每每,黛玉在屋内看书写字,紫娟也是安静的拿了女工在槛下相陪,黛玉累了不忘提醒黛玉注意身体。

黛玉手帕被眼泪染湿了,丫头们安静地为她清洗晾晒。宝玉来看黛玉,也有婆子在外拦着,说:“妹妹休息呢,明儿再来。”大家都是那么体贴。

还有,湘云不识但票,来找黛玉来认,黛玉也不识,婆子在旁笑说不但我们姑娘不知,就连宝玉在外面走过的也没见过。她们十分地护卫着黛玉,不肯让黛玉受了委屈,被嘲笑。后来宝钗能认出来,也就不算作什么了。

这里的丫鬟和婆子,同大观园其他人屋里的丫鬟和婆子,该是多么地有着天壤之别,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美好,仿佛世外桃源。这一切还不是曹公对林黛玉的又一次赞赏。

再有,探春理家时的举措,让黛玉赞叹不已,并说这个家里,早该如此了。也表明黛玉着对于贾府这个庞大的家族早已衰败的关注。

只是王夫人内心里早已对黛玉有着成见,不喜欢她,也就轮不到她来管理。假如黛玉行权,也就完全没有探春庶出的尴尬,不用极力维护那点可怜的尊严。以她机智聪慧,以贾母的宠爱,她的杀伐决断,也会更加地顺畅。只要再回过头看看她的潇湘馆如此和谐,这一点,也就任何人都不用怀疑。

最后,我们看看黛玉言谈,与凤姐爽利的语言不同,黛玉同样的诙谐,却每每在诙谐中带着娇俏,还有典雅。

薛宝钗说林黛玉的幽默是“春秋”法子促狭嘴,叫人又爱又恼。那次,因为看禁书的缘故,宝钗教训了她一顿后,黛玉又开她的玩笑,宝钗就去挠她,黛玉笑着忙央告:“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还求谁去?”

加上前面的故事,黛玉一席话,一下子就把宝钗的心说软了。众人也都喊林黛玉可怜见的。这里,众人是爱黛玉的机灵,宝钗心底也就有些恨恨的了。

这就是黛玉语言的雅致与力量。黛玉的幽默,从来不是世俗的打趣,每每都机锋无限。

黛玉,也就是这么一个女子,曹公似乎把人世间所有的完美都给了她,时刻都赋予了她一颗高贵的灵魂,为许多人所瞻仰。而这一切的得来,都是她最沉着的选择,她没有在贾府的末世里随波逐流,坚持着自己的初心——质本洁来还洁去。

最后,依然是那句话:红楼梦,也因为林黛玉而高贵。我们读红楼梦,我们的心里也逐渐地抵达于林黛玉的真纯,也是灵魂走向高贵的一种方式。虽然形式不同,虽然也不可能有着那种高度与广度,但是,至少,红楼之美,文学之美,人性之美,一步步在你的心底觉醒。

珍爱红楼梦

伴你轻松读红楼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