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曾有过一个重大机遇,可令曹操陷入绝境,却白白浪费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发生在曹操袭击徐州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孙乾、袁绍和田丰。原文如下:

孙乾先往下邳报知关公,随至小沛报知玄德,玄德与孙乾计议曰:“此必求救于袁绍,方可解危。”于是玄德修书一封,遣孙乾至河北。乾乃先见田丰,具言其事,求其引进。丰即引孙乾入见绍,呈上书信。只见绍形容憔悴,衣冠不整。丰曰:“今日主公何故如此?绍曰:“我将死矣!”丰曰:“主公何出此言?”绍曰:“吾生五子,惟最幼者极快吾意;今患疥疮,命已垂绝。吾有何心更论他事乎?”

丰曰:“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此不易得之机会也,惟明公裁之。”绍曰:“吾亦知此最好,奈我心中恍惚,恐有不利。”丰曰:“何恍惚之有?”绍曰:“五子中惟此子生得最异,倘有疏虞,吾命休矣。”遂决意不肯发兵,乃谓孙乾曰:“汝回见玄德,可言其故。倘有不如意,可来相投,吾自有相助之处。”田丰以杖击地曰:“遭此难遇之时,乃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可痛惜哉!”跌足长叹而出。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破获诛杀董承、吉平等人后,谋士程昱提出应立即出兵征讨占据徐州的刘备,铲除心腹之患。曹操随即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向徐州扑来。刘备深感不是曹操的对手,派孙乾向袁绍求救。但当田丰将刘备信件交给袁绍后,袁绍却以儿子袁尚患病为由拒绝出兵援救。田丰长叹而去。最终,刘备兵败徐州,关羽也成了曹操的俘虏。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田丰带着孙乾面见袁绍时袁绍的神态,叫做“衣冠不整”,意为穿戴不够整齐,也形容人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邵雍《内外吟》中的“衣冠不整,谓之外惰。行义不修,谓之内惰。内外俱惰,何人不唾。”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情节并非虚构,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这个记载出自《三国志·袁绍传》,原文是这样的:

先是,太祖遣刘备诣徐州拒袁术。术死,备杀刺史车冑,引军屯沛。绍遣骑佐之。太祖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

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如果袁绍协助刘备守住徐州,在不久后爆发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将会受到两面夹击,形势将更加凶险。然而,袁绍却以儿子患病为由拒绝出兵援救刘备,令曹操抓住机会消除了后顾之忧。单单从这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曹操与袁绍的高下,后来袁绍兵败官渡也就成为必然。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