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刽子手有个不成名的规矩,一旦有人打破,必将遭报应

论死刑是否应当废除,相信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对此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放在当今世界,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今天,我们并非要和大家讨论死刑的重要性,而是要看看在古代执行死刑时有着特殊身份的刽子手们,他们的故事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生活经历。

作为刽子手,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认为这是一份极好的差事。想着既然砍的是别人的脑袋,于自己又没什么干系,这又有什么难度呢?况且碰上的都是穷凶极恶之人,自己这么做还算是为民除害了呢!但被誉为满清的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他在自己所撰写的回忆录中,却没有我们前面所说的那么轻松。

当初因生活所迫,邓海山为了能混口饭吃,便跑去拜师学习如何当一名刽子手。要说这刽子手也没那么容易就能炼成,没有师傅的带领,没有日积月累的训练,是怎么也无法成功的。而训练的手段便是不断地拿冬瓜练手。一来,是为了刽子手在行刑的时候能避免出差错,二来也是让犯人在临死前不会那么痛苦,正所谓快刀斩乱麻。

每一个刽子手在行刑之前,都需要仔细询问犯人的姓名,万一出了差错,怕下一个掉脑袋的便是自己了。此外,他还需要一个帮手来转移犯人的注意力,以防犯人因极度害怕恐惧而进行反抗。待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妥当,这才运用之前所学的冬瓜技巧一气呵成,砍下犯人的脑袋。

归根到底,刽子手的本命工作,便是夺人性命。这是极损阴德的一门行当,因为不论这是犯了法的死刑犯,还是被错判了的冤大头,终归是一条人命摆在眼前。所以在邓海山出师的时候,他的师傅特意叮嘱他,等到做满99个人头就一定要停手,否则便可能会遭来报应 。

虽然这样迷信的说法在信奉唯物主义的今天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但为了求得内心的安慰,却是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其实邓海山师傅所说的砍头不能砍到100个也是有原因的,在死刑场上抛头露面的多了,便会无形中塑造起一个凶恶的形象,使得人们都不敢与之亲近。

因此,许多人在砍到第99人就适可而止。但是邓海山却因为贪吃懒做,想要永远靠着这么一个铁饭碗,便将师傅的叮嘱抛之脑后,一直做着刽子手这门残忍的行当。直至砍到三百个人头,他才最终因为砍头罪而辍业。人们无法消除对他的凶狠残酷而留下的深刻印象,没有人愿意靠近他,自然也没有女人愿意为他延续香火,最后只能一个人凄惨死去。

其实邓海山的结局,未必是欠下的阴债太多,从他自己的回忆录里,更多的我们可以解读到他坐吃山空,想要一劳永逸的生活态度。像邓海山这样的人,即便真的有人愿意为他生儿育女,相信他的儿女也不会想为这样一个父亲养老善终。所谓佛家信仰中的因果报应,风水轮流转,想必就是如此。一件事物本就存在着相对立的两面,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因此刽子手的最终结局,也不过是一个不得好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