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去故宫紫禁城里过大年!

这个春节,可以在故宫里过大年啦!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今天下午宣布,将于2019年1月6日起在午门-雁翅楼展厅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春节期间,故宫将恢复多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活动,为观众呈现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

图说:春节期间,故宫将恢复多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和活动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潘子璇 摄

首次复原“天灯”、“万寿灯”

看晚会、逛庙会是传统的过年娱乐项目。近年来,“博物馆里过大年”已从口号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会在春节假期中给“博物馆”留有一席之地,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别样年味。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是文物展,更是文化展。展览兼顾了学术性和通俗性,依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通过仔细研读清代档案史料,展览力图将相关文物还原到历史本来的场景中去。展览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

立天灯、万寿灯是清代早中期过年最盛大的活动之一。从立到撤,前后要使用八千多人次。自道光二十年(1840)被节俭的皇帝取消以来,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将近200年,相关文物也早已分散各处,渐渐不为人所知。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如今不但在文献中查出来天灯、万寿灯的使用方式、历史沿革乃至各部分的详细尺寸,更在各个库房中找到了灯身模型、灯联小样,以及灯杆原件,并成功复原出来,树立在乾清宫和皇极殿的台基上下,让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重新。

展览采用丰富的展陈手段。改变展品“排队”的摆放方式,让文物呈现更加立体:如书画和器物对照摆放,较多地使用复原陈列等。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如动画、视频、音乐、投影、熏香、红外感应等。增加互动环节,让观众真正参与:西雁翅楼有盖印章等活动,东雁翅楼有根据《乾隆帝岁朝行乐图》搭建出来的布景,观众可以走进去照相。

图说:“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即将举行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潘子璇 摄

创两项故宫展览历史之最

“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刷新了两项故宫博物院展览历史纪录,可称为建院以来提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展览。一是单一展览动用文物数量最多。按照惯例,一般展览使用文物数量在100件左右,年度大展则有可能达到300件以上。历史上故宫博物院单一展览提供文物最多的一次,还要追溯到1935年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那次故宫博物院有735件文物出展。

本次展览分为文物展览和实景体验两部分。文物展览位于午门正殿和东西雁翅楼展厅,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实景体验部分包括整个紫禁城开放区域,都成为春节文化的展场,在宫殿门口会悬挂着寓意吉祥的春联、门神,在廊庑下装饰着华美的宫灯,在乾清宫和皇极殿的丹陛上下树立着高大的天灯、万寿灯,总共使用仿制品超过1000件。正式展出文物的数量超过1935年,加上复制涉及的文物更为可观,这样大规模的展览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二是展场区域最大。通常故宫博物院内的展览都局限在斋宫、永寿宫、延禧宫等处,午门与东西雁翅楼是最大展厅。本次展览除了午门展厅以外,还将紫禁城整个开放区域打造成春节文化的展场。春节元素随处可见,而且均来自于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和档案文献,于史有据,最大限度地还原清代皇宫过大年的场景。

“过大年”文化创意产品近百种

故宫以2019年己亥春节为起点,以节庆为主题,研发综合文化创意项目。目前与“过大年”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共研发了近百种,分为福禄寿、门神、岁朝、婴戏、冰嬉、赏梅迎春、喜福连绵及金瓯永固等系列,品类涉及贺岁礼盒、纸品书签、帽饰丝巾、茶器水具、靠垫挂饰、香氛香蜡、手机配饰等。从“生活美学”的概念提取故宫经典年节文化元素,以简约、重组、解构等设计语言重新设计,突出故宫丰富的年节文化及艺术价值的高度和美感,并注入情感内涵,使文化创意产品成为带有温度、传递故宫展览风貌的媒介。(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潘子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