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呵呵了,人家才是帝王心态

自从社会我罗哥的演义小说完成之后,三国这一历史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像关二爷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宴,大大增加了人们心中对二爷的形象。诸葛亮更是有草船借箭,借东风,舌战群儒的神话般的故事剧情。

而不顾性命单骑救主的常山赵云赵子龙更是以一人之力在千军万马里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最后救出一人,他就是被后人嘲笑的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各位可能都知道,赵子龙在救出刘禅后刘备也可能是大脑抽筋也可能是为了收买人心,狠心把阿斗摔倒地上。从此阿斗就成了痴呆患者。后来阿斗继承皇位后从此蜀汉没了阳刚之气。那阿斗真是演义中说的一样是“扶不起的阿斗”吗?答案是错误的,下面小编就给各位看官说下原因。

赵云血战长坂坡

历史上没有长坂坡之战,更没有人能够安然无恙的‘七进七出’,面对已经称霸的曹操,刘备的反应就是逃跑,手下的将士们见老大都跑了,他们当然选择跟老大一块跑,而不是傻子似的一人去硬抗曹军,由此可见,根本没有血战长板坡、怒摔阿斗的事件,阿斗此时跟普通官二代一样,正在健康的茁壮成长。夷陵之战结束,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此时阿斗挺郁闷,明明我才是老大,为什么都以诸葛亮马首是瞻呢?!憋屈,太憋屈了,憋屈也没有办法,谁让人家威望那么高,人际关系又那么好呢?对于现状刘禅也没办法,只有老实在后面待着。

三国战争图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身死。杨仪与魏延争夺兵权大打出手,对蜀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大军撤退的栈道被魏延断毁,大军无法顺利‘回家’,此时杨仪上了一道奏折狠狠参了魏延,紧接着,魏延也上了一道奏折,参杨仪(魏延果然不是常人,断栈道的同时还有心思参别人)。刘禅刚刚得到梦寐以求的大权,还没来及享受权利的乐趣,就要面对如此恶性的‘窝里斗’事件,而刘禅老辣的政治家一面体现出来了,对此事不做定性。

不定性就是对这次事件最好的处置,试想一下,一方面是军事天才魏延,一方面是手握大军的军事白痴杨仪,孰胜孰劣尚可不知,静观其变才是王道,同时,刘禅派蒋琬带着宿卫诸营赶往前线,则可以便宜行事,预防万一,不管谁输谁赢,赢的一方想怎么样,局势都会被刘禅牢牢掌控在手里。刘禅心里其实还是希望杨仪胜,魏延的功绩太高了,高的自己有些把控不住,反过来想,魏延即使胜了,但是阻扰大军前进,这是重罪,即使不死也得掉层皮。所以说刘禅对现在的形势与判断了如指掌,用英明果断来形容此时的刘禅毫不为过。看到这样的刘禅,你还会跟‘中二症患者’‘扶不起的阿斗’联系在一起吗?刘禅此时丝毫不输于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

得到权利的刘禅欣喜若狂,太久没有尝到权利的刘禅几乎忘却了它所带来的快感,杨仪回来后,直接让杨仪‘卸甲归田’,对于诸葛亮的死刘禅更是没有让人立下寺庙,后期的刘禅让人恐惧,更让蜀汉的大臣、谋士们感到心寒。然而,这才是真正的刘禅,真正的帝王之后。

其实可以猜想一下刘禅是在为最长的皇帝,虽说有诸葛亮辅佐但是在诸葛亮六次北伐后蜀国已经国力大伤,在这种情况下刘禅依旧维持了数十年的蜀汉江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刘禅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