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看溥仪没工作,便想让其当助手,溥仪说了五个字,很是尴尬

郭沫若看溥仪没工作,便想让其当助手,溥仪说了五个字,很是尴尬

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那个时候很多制度 还是很严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完全封闭自己,不与其他国家接触,自己过着自己想象中的美好生活,还得意的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导致那个时候的中国落后其他国家很多。在清朝最后的统治中,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因为当时政治的复杂性,他在三岁就不得不登上了皇位,三岁啊,牙都没长齐了。后来不到三年的时间,历史变革,外界侵略,清王朝彻底走向覆灭,消失在历史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溥仪成为公民之后,郭沫若看溥仪没工作,便想让其当助手,谁知溥仪说了五个字,便让郭沫若很是尴尬。

本来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拥有着最高的权利,全国上下的人都得听他的指挥,咋着也没想到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呢瞬间就什么也没有了,这么大的落差让谁也一下子接受不了,可能也会试图找机会能够重新建立自己的王朝,这个时候作为主要侵略者的日本看上了溥仪这个有特殊身份的人。他们就想着利用他,让他作为自己的官员,在东北地区建立政权。当时的日本这样做是因为已经看出了中国封建的本质,知道就算封建王朝灭亡了,百姓也不可能迅速抛掉封建因素,所以他们就想着重建封帝制,这样顺便可以收买一大批百姓的心,他们是看到了民心的重要性。溥仪这个落寞的皇帝就这样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很快在不久之后人们艰苦的战斗,日本战败,这时的溥仪被苏联的军队到处逮捕,在苏联过着十分凄惨的生活,就算是皇帝也要天天干活,接受改造,因为皇帝早已成为过去式,再也不可能重来。在后来的新中国成立,中国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家想起了溥仪这个人,就把他送回了中国,回国之后的他很快被特赦,终于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一心只想着自己曾经辉煌地位的他能适应一般人的生活吗?但是现实的无奈让他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生活,他开始找工作先养活自己,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身份的特殊性,对他还是有一些偏见,所以他在找工作这条路上走的并不是很顺。就算政府答应帮助他,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后来郭沫若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有趣,就主动去找到了溥仪,让他做自己的助手,刚好对他研究满清的历史有一定的帮助。大家都知道郭是一个文学家,主要是考古和文学创作方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当初选择溥也是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他从小在皇室长大,对这方面的历史肯定很熟悉,而且他是满族人,对满语肯定也是十分了解,怎么说都是最合适的人选,谁知道溥仪在听完郭沫若的话之后,淡淡的说了五个字:我不会满语。

他刚说出这五个字的时候郭沫若也很是尴尬,以为他在开玩笑,这就好像一个中国人说我不会说汉语一样搞笑。他觉得溥会不就是嫌弃工资太低,他就提高了工资,但是对方还是直接就拒绝了,这就让他很是疑惑。其实是对方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中国自古就对自己的祖先十分尊重,这样做无疑是对祖先的不敬,比挖自己的祖坟还让人生气,他只是反复推脱说自己不会满语。

后来在总理的重新安排下,这尴尬的局面才得以化解,并且帮溥仪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他从此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不得不说,溥仪在褪去皇帝的光环之后,生活的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都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可有时候,溥仪作为一个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人,我们不得不需要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