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岛为何没有成为一体,为何没有成为我国或印度的一部分?

中南半岛要说较为统一的政权历史上也算有,比如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帝国等。但相对较为分裂,主要原因之一如下所述:印度曾数次为异族征服,比如雅利安人、嚈哒人(白匈奴人)、突厥人等,因此南亚次大陆上文化复杂,人种繁多,矛盾不断,因此其统治形式和中国有本质的不同。

印度的分裂和中世纪西欧以及中国春秋战国很类似,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自古都有文化的向心力存在,虽然各列国某些习俗传统不同,但各地都有统一的认同感,比如认同民族(华夏族)、认同礼乐文化(周礼)、认同天命(政权合法性)、认同类似精神意义上的象征(比如那时各国对中原地区的尊崇)等;其次是有统一的强权出现并设法进行维持统一的改革。印度虽然符合这句话的前半句,但未做到后半句。

强权固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缔造出一个统一的、辽阔的帝国,但是谁能保证一段时间以后强权机制还能否发挥作用呢?秦帝国的覆亡也是这个道理,因此秦帝国覆亡后华夏大地上似乎重新出现了被秦所灭的国家,而后来的汉王朝就比秦聪明得多,汉朝前期及中期无论是在政治统一还是文化统一上均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其在文化统一上的改革甚至影响了后世数千年。

虽然前期政治统一的改革有过失败,也造成了七国之乱,但很快又矫枉过正,并在接下来的数千年由历代政权不断地改进、完善。可以说,封建时代的中国人的制度建设能力(无论是政治统一还是文化统一)是非常领先的。而印度,如前所述,由于其复杂而不统一的文化与人种、不统一的认同感,其统治形式势必采取种族压迫的强权政治,或多或少类似于元朝,好在元朝之前中国人便创立了科举制,保证了社会的流动性,因此在强权政治形态下尚能保持一定的文化统一,但印度自雅利安人入侵后创立的种姓制度却使社会丧失了流动性,阶级性异常分明,社会失去了活力并不断僵化。这样的“统一”又如何能够长久呢?分裂是必然的。

至于地理因素等等,我想说古罗马地理形势更为复杂,却也尚能保持统一500余年。罗马的分裂象征着欧洲永久的分裂,在欧洲民族国家各自形成之前,其分裂的原因也和印度在某些方面类似,比如受宗教影响丧失社会流动性,未出现理想的强权,文化统一上的改革更无从谈起等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