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它是湖北第2大城市,如今发展平平,未来还能东山再起吗

湖北城市荆州篇:它曾是湖北第2大城市,分家后一落千丈

湖北城市系列文章上一篇写了咸宁,今天就来写写荆州。荆州,可以说是湖北人文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城市,传说当年禹将天下分为九州,而荆州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当时全国最南方的一个州。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是楚国在此建都,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到了东汉后的三国时期,荆州依旧是天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三国秀肌肉的主战场。自此以后,荆州虽然没有以前的辉煌,但依旧是地级城市的所在地,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荆州依旧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中部地区十大城市之一。后来随着荆门独立出去成为地级市,天门、仙桃、潜江被划出成为省直管市,荆州可以说大瘦身,经济实力跟以前比也是大有不如!

今天的荆州,管辖着荆州、沙市两个区,以及松滋、洪湖、石首、监利、公安和江陵共两区三市三县,面积约1.41万平方公里,17年户籍人口647万;面积排在全省第六,仅次于恩施、十堰、宜昌、襄阳和黄冈;人口全省第三,排在武汉和黄冈之后,这在湖北来说算是体量比较大的一个地级城市了。17年,荆州GDP为1922亿元,位列武汉、襄阳、宜昌之后,位居全省第四,看起来似乎很不错,但真的是这样的吗?表面来看,似乎荆州还算不错,但实际上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成绩相比,可以说是没落了。

首先,荆州不仅仅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它还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位于湖北省的化工经济走廊上,90年代沙市日化的“活力28”,曾经响彻大江南北,是当时响当当的名牌;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却走错了路,从而没落了。而且荆州下面管辖的各个县市,均位于富庶的江汉平原,是湖北的膏腴之地,但是如今都发展的比较一般,除了老工业县市松滋全省综合考核分类排名第11外,其他都在20名左右。由此可见,虽然荆州目前的经济还算可以,但是与它的老工业城市地位以及江汉平原的地理优势相比,其实发展的并不怎么样!

为此,我分析了一下荆州市的经济情况,发现荆州市的荆州区,是荆州古城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非常适合发展第三产业,但实际上三产中比重最高的是第二产业,增速最快的也是第二产业;沙市区是老工业城市,是荆州重要的工业基地,但实际上三产中比重最大的却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占比不仅低于第三产业,而且增速也低于第三产业。另外,石首、公安、监利、洪湖位于江汉平原,俗称鱼米之乡,然而第一产业发展缓慢,而且农产品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与潜江相比,差距非常大。因此,给人总的感觉是,荆州各县市区放弃了自己的优势资源,却大力发展其他产业,感觉有点舍近求远了;优势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可惜了。

鉴于以上这样的情况,我认为荆州市的沙市区,今后应该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优势,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新打造湖北中部的工业重镇。而荆州区,则是利用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做强做大第三产业;同时应该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将工业与旅游服务业结合起来,实现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而松滋这样的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城市,应该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使其走出目前的困境。至于石首公安、监利、洪湖等县市,应该充分利用它们固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经济,培育绿色食品品牌,打造滨江生态旅游服务业,加快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力争早日成为湖北县域经济的排头兵。

至于行政区划方面,目前有公安、监利和江陵三县先后提出了撤县设区的申请。基于荆州市目前的经济现状以及历史渊源,建议将江陵县撤县设区,一是江陵以前和沙市本就属于一个县,两地之间毗邻,且人口、面积都较小;二,沙市是荆州各县市区中经济发展最好的,有利于带动江陵的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至于监利相距太远,目前撤县设区根本不现实;公安县又在长江以南,目前荆州还没有跨江发展的实力,强行设区会造成消化不良;所以,目前阶段将江陵县撤县设区,既可以带动江陵县的发展,加快荆州城镇化进程,又能够解决沙市区发展空间不足的,将是荆州目前最佳的选择方案。对于上面这些问题你怎么看?你认为荆州还能重新多回湖北第二大城市的宝座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