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门射戟吕布冒死搭救刘备,白门楼之后刘备为何反要置吕布于死地

我们看三国演义都知道,吕布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然而吕布作为一个地方军阀,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刘备哪件没有做过?甚至有过而不及。如果把吕布说成无耻小人的话,那刘备简直就是一个渣男。在辕门射戟时吕布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刘备一命。而且在吕布和刘备的利益争夺中,刘备的妻儿老小还落在吕布手里,吕布不但没有像其他军阀那样把刘备的家人或杀或剐,而且还把他们好好地养了起来。然而在关键时刻,刘备不但不帮这个救命恩人,还在背后狠狠的捅了他一刀,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作为一个乱世之枭雄,吕布虽然有点军事才能。但是玩起厚黑学,他却显得那么幼稚。所以才有了后人对他的那些不公平的评价:见财而忘义,贪色而杀父,反复无常,馋听妇人之言……吕布的这些性格特点,在三国演义那个乱世之中,哪个人不是这样的?只是吕布不喜欢虚伪,不像刘备那样,明明是用军队的力量绑架了十几万平民迁移,还非要说成是老百姓舍不得他的恩惠,非要跟着他走。最后还把行军速度慢的事情,诬赖在老百姓头上。能够在乱世之中混得一席之地,是好人能够做到的吗?如果仅仅拿好人和坏人来评价历史人物的话,那能把人笑掉大牙。

当曹操正要为吕布松绑,收留这个猛将之时。刘备却在曹操面前说了这样一句话: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仅仅这一句话,就把曹操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要不是刘备在关键时刻说了这样一句话,吕布在三国演义中还能表演一段时间。虽然那时没有丘吉尔的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然而在现实中,古人早就把这种智慧运用到了极致。刘备就是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个他未来的竞争对手。刘备心里很清楚,单论军事才能的话,他是斗不过吕布的。三英战吕布之后,给刘备心理上彻底留下了阴影,也让他颜面扫地。像他这样的厚黑学高手,怎么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置对手于死地呢?

至于吕布为什么会被手下出卖,落到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还和他的性格有关。他这个人就是太直爽了,在中国这个儒家文化里生存,不懂得掩饰和虚伪,才是他命运的悲剧。为了钱财投奔丁原,这难道有错吗?别人给高工资,跳槽为另一老板打工,这难道不正常吗?至于为了貂蝉刺杀董卓,英雄爱美女,我想每个男人都容不得自己的女朋友被别人霸占吧。至于貂蝉和司徒王允玩的那些把戏,又何尝不是把吕布耍得团团转呢?要不怎么说恋爱中的男女都是傻子呢。吕布智商并没有问题,只是情商太低了。他一步步被人算计,却一直被蒙在鼓里。至于白门楼事件,在当时那个纷杂乱世之中,他有事和自己的老婆商量商量,难道也有错吗?除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谁真的会和他一条心呢?中国封建社会里把女人的地位看的太低了,唯一出了一个吕布这样尊重女性的人物,还被后人耻笑,这难道不是男权社会的写照吗?

吕布被手下所杀,导火索就是手下的一场送礼活动。吕布的得力干将侯成,打了猎,酿了酒,乐呵呵地把这些东西送到吕布面前,本来想拍一拍上司吕布的马屁。没想到吕布一反常态,不但把他臭骂了一顿,还出口就说难道你们想造反不成?又是聚众喝酒,又是称兄道弟,难道你想取而代之吗?让你来做一城之首好了……其实吕布的怀疑是正确的,只是他表现的太过真实罢了。他原本可以把酒和肉收下,然后乐呵呵地拍着侯成的肩膀说:你一直干得不错,今后必成大器。知道在军营之中为什么我最欣赏你吗,就是因为你懂大事,顾大局,是个难得的人才。以后好好干,我是不会亏待你的……说了这番话之后,哪怕当天就找一个机会像刘备弄死关羽和张飞那样,做得人不知鬼不觉,那不是一举两得吗?吕布根本就不会做官,他和项羽一样,都是一个情商很低的军事人才。

侯成在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最担心的不是被同事耻笑,而是吕布怀疑他造反。这关乎着他们全家人的性命,在那个你不杀我我就杀你的年代,先下手为强,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吕布这个人太不会说话了,比如在向曹操求情的时候。即使刘备说了那样伤害他的话,他也不该当场就骂刘备大耳朵,这种激烈的言语,只能刺激曹操更加讨厌他,也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他只需要悄悄的走到曹操身边,在他耳边说这样一句话就可以了:我和刘备相比,哪个更阴险呢?曹操这样的聪明之人,应该能够听懂吕布的意思的,那剧情又将如何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