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的妃子,走路时必须要别人扶着?怪不得清朝会灭亡

从小看《还珠格格》长大的我们,相比对一个场景肯定印象深刻——皇后娘娘出现的时候总是前拥后簇一大堆人围着她。作为显微镜女孩,我每次看到这个场景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清朝的嫔妃,走路都必须有人扶着?“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着同样的疑问。而当时被我提问的大人,也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清朝的结婚年龄是非常低的,大多数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以成亲,尤其是女孩。很多清宫剧中,我们以为阿姨辈的人,其实可能刚过30岁。所以,年老体衰是不可能的。有些女孩进入宫廷的时候,可能刚刚十二三岁。这就可以排除她们年纪太大而导致需要走路搀扶的原因了。并且,皇上选妃,肯定不可能选择身体条件很差的女孩,尤其是跛脚啊瘸腿啊,这种身体有残疾的女孩可能初试都过不了。

那么排除身体原因,难道是因为鞋子的缘故吗?清朝的鞋子叫做花盆底,看起来非常好看,但是实际上呢,走路特别的麻烦,走路很容易不稳当。花盆底鞋子的说法有很多,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底子里可以放上香粉,再加上一些好看的花纹,走起路来可以“一步一莲花“,使得女孩子的举止优美又好看。

实际上呢,穿花盆底鞋子,并非这种原因。清朝是满族建立的,而满族的祖先是游牧民族,所以清朝的女孩是不会裹小脚的。但是小脚好看呀,那怎么办呢?就研究出了花盆底这种鞋子。穿上花盆底以后,远远看起来和裹小脚的效果是一样的。正式这种畸形的审美,使得后宫里流行穿花盆底。除去裹小脚以外,还追求病态美,本来身体健康的女子,需要通过装柔弱来展现自己的美丽。穿上花盆底,走路就已经非常不稳当了,此时再追求病态美,走路需要人扶着才能显得更加柔美。

这种审美实际上是非常变态的。正如开头提到的,皇后娘娘出门,除了扶着她的人,还有一大堆的人簇拥在她的身边。其实,这是皇室的一种排场的象征,权力越高的人(品阶越高的娘娘),排场是越大的。如果身边没有人扶着,也显得自己好像很没有排场,面子上非常过不去。其实这也是一种畸形的炫耀,显得自己身份高贵。

知道原因后就会觉得难怪大清必亡,亡就亡在了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排场和炫耀上,如果当时的皇室积极参与世界的发展,那么屈辱的历史很可能会改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