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须之祸到胡子拉碴,中国的男人为什么越来越不爱蓄胡了?

相信喜爱的历史的读者们都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不管朝代如何变化,在各朝各代的帝王相上,但凡是已经成年的帝王必定留有胡须,似乎胡须已经是帝王的标配了。而且在古人对胡须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比如髭、胡、髯,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古人对于男子胡须的重视,不过反观现在,我们对于留胡的男人往往用不修边幅来形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中国的男性因为什么越来越不爱留胡子了呢?

其实古代男子对胡须是极为重视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便是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制约,稍微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就应该记得,曾经曹操为了严明军纪,下令不允许践踏田地,但是在自己触犯军纪后,以头发作为自己首级用作谢罪。而胡须有着和头发同样的地位,古人对于胡须自是格外的珍爱,于是纷纷蓄胡。而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中,曹操和马超交战,在曹操兵败逃亡时,为了保命割须弃袍,也因此被当做狼狈逃窜的典型。

其次便是胡须在古代时候是成熟男人的标志,而没有胡须的群体往往是被人歧视的太监群体。在《三国志袁绍传》中记载了袁绍在洛阳铲除宦官集团时,便认为没有胡须的人都是宦官,下令无须者尽斩,于是便有了无须之祸的说法。没有胡须的成年男子被认为是身体残缺的男性,对于当时重视阳刚美的古人自然是要蓄胡的。另外就是胡子被认为是身份的象征,正如我们开头提到的帝王相,以及我们印象中须发飘飘的仙人们都说明这一点。

在晚清时候,随着西方思想的流入,人们逐渐转变了对胡须的看法, 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剃发去胡成为了一种潮流。而在我们新中国成立时,领导者们便决定摒弃象征旧社会的封建军阀以及地主老爷们的胡子,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开国将帅们大多数都不蓄胡。而随着审美的变化,韩流来袭,主流审美已经变成了面容清秀的奶油小生,传统的硬汉形象只能退居二线。同时保持的蓄胡的传统,但是在如今这种高压的社会下往往没有时间多加管理,又会很容易被当做是胡子拉碴的邋遢鬼,所以我国的男性越来越不爱蓄胡了。

在小编看来,传统观念中的身体发肤不可弃过于绑架人们的自我意志,人人都有管理自己形象的权利,不应该被传统所拘束。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作为男性的标志,胡须被认为是邋遢的代表也是不可取的,反而是现在社会中对于男性的审美越来越趋向于女性化,传统的硬汉形象反而不被当做男性的标志,这难道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