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守的城市并未被攻破,这个太平军将领为何急急忙忙主动降清?

韦俊是太平天国重要将领,在与清军作战中,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因此在太平天国的诸将领中,威望很高。

那么,韦俊既然在太平天国身居重职又颇有威望,为何还要主动降清呢?

(韦俊剧照)

事情得从头说起。

韦俊是广西桂平人,早在金田起义前,受哥哥韦昌辉的影响,加入拜上帝教。

不久韦俊随韦昌辉参加了金田起义,在与清军的对决中,有勇有谋,成为太平军中不可小觑的人物。

太平天国建立后,韦俊能征善战,被封为副将,先后率军参加过武昌、岳州和田家镇等重要战役,由于多有胜绩,清军对他颇为忌惮。

1855年,韦俊随太平军西征攻克武昌后,被任命为武昌守将。

1856年,清军将领胡林翼和罗泽南与之展开激战,就在韦俊弹尽粮绝,即将失城之时,石达开率军支援,于是大败清军,清将罗泽南亦在此次战斗中,被炮弹击中身亡。

失去臂膀的胡林翼,迅速整顿军队,会合曾国藩的湘军,攻夺下江西、九江等地,并然后再次攻打武昌。

由于韦俊严加防守,又伺机频频攻打胡林翼的军队,让胡林翼吃了不少苦头。

曾国藩看清形势后,便把武昌城团团围住,打算把韦俊等人困死在城中。

饶是如此,韦俊亦不胆怯。他抱着“城在人在”的心理,和手下的太平军严密地蹲守在城楼上,随时准备和清军作殊死搏斗。

(天京事变)

不过,就在此时,发生了“天京事变”。

他的哥哥韦昌辉血洗杨秀清一族,并且在天京城中大开杀戒。

后来,韦昌辉被洪秀全所杀。尽管洪秀全对韦昌辉一家并没有斩尽杀绝,但作为他的弟弟,韦俊的处境立刻就尴尬了。

一方面,洪秀全对韦俊多有提防,武昌被围后,尽管韦俊多次请求增援,但都没有下文,显然洪秀全这是打算坐视不管。另一方面,那些被韦昌辉杀害之人的朋友亲戚,对他极为仇视,军心不齐,很难共同抗清。

眼看武昌城守不住了。韦俊知道,若是城破,他就算死,亦会落得个失城之罪。活着,亦是胆战心惊,不知道身边什么时候会有人要他的命。为了活命,韦俊决定降清。

降清,光是说说,显然没有说服力,必须干点大事,才能显得有诚意。

韦俊先和胡林翼暗中联系,表达了自己投降的意愿,随后又与之密谋,共同攻打英王陈玉成坚守的芜湖。

(曾国藩剧照)

韦俊投降,在曾国藩和胡林翼看来,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毕竟太平军由于洪秀全洗脑成功,一直以来,不管他们许以多大的好处,尚且没有一个稍微像样一点的将领动摇过。

所以,曾国藩和胡林翼半信半疑,直到看韦俊真的帮他们攻克了芜湖,才信以为真。

虽说韦俊曾杀过不少清军大将,但清政府认为他是太平军中第一个来投降的人,应该予以厚待。如此既能让他忠诚于朝廷,为平定太平军献计献策。同时也能作为太平军投降的表率,让其他人看到清政府对降军的态度,也来投降,这样能更快地瓦解太平天国。

所以,清政府不光让韦俊尽享荣华富贵,还任命他为安徽池州的参将。

果然,太平军将领见韦俊投降,不仅大富大贵,还身居要职,再加上洪秀全又多方打压,处处猜疑,于是不少人私下悄悄和清政府联系,纷纷投降。

如此一来,太平天国内部人心浮动,局势几乎不能控制,清军很快就占据了有利形势,没用多久就平定了太平天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