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可不是因为“大意”,都是他为自己的工作失误找借口

刘备的前半生一直寄人篱下,辗转于各路诸侯之间,徒居英雄的声名却不能用用武,有复兴汉室的志向而不得伸张,之所以会这样,在于没有人才辅助,不过刘备集团里确有一个人才,这就是关羽。

关羽自负高傲,与士大夫的关系一直不好,荆州之所以轻易丢失,除了关羽战略上出了问题外,还与失去当地豪强的支持有关,偏偏那些关羽得罪的文官就是当地豪强们的代表。

除此之外,关羽还使刘备损失了四个非常重要的人才,第一个潘俊,刘备立足荆州后,以潘浚为至忠,至忠这个职位的地位在刘备集团文官中仅次于诸葛亮的少数人,由此可见刘备对潘俊的重视。可惜的是诸葛亮入蜀后,关羽与潘俊严重不合,对他言不听计不从,潘俊逐渐沦为无所事事的闲人。

第二个,郝普,荆州名士,猛将魏延的同乡,为稳定后方,刘备在入川时特意将零陵太守换成郝普,吕蒙不甘心放弃全攻,便派郝普故将邓旋之去劝降。

利用郝普与外界音信不通的机会,邓旋之欺骗他,刘备苦战于汉中,关羽对峙与义阳,零陵已没有援兵,再不投降就会被吕蒙屠城,为保全百姓,郝普被迫出降,南郡失守后,郝普再度被俘,此时他已经无脸再归刘备,只得投降东吴,与潘俊一起成为荆州势力在东吴政权中的代表。

第三个,习珍习宏,习珍之弟习宏曾经建议诈降,留着有用之身归汉,习珍拒绝,习宏被俘后不但一句话没说,更拒绝为孙权效力,如果上面这四个人没有被俘投降,日后蜀汉就不会出现人才断层的局面,如果这四个人被充分使用,刘备在荆州就会稳如泰山,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