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连续不断的北伐中原呢?诸葛亮如何“依法治国”?

1、立威:建立个人权威

刘备去世时,太子刘禅只有十七岁,按照传统的说法,这时的刘禅还不是成年人,一般做法,“先帝”在把皇帝位子传给这个小儿子的同时,还要安排几个大臣辅佐他,这就是所谓的“托孤”,其受嘱托的大臣称之为“顾命大臣”,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托孤大臣,不过,诸葛亮只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之一,但不是唯一,还有一个托孤大臣是李严,而李严的职务是“中都护”,分管的事项是“统内外军事”,也就是说,蜀国军事负责人是李严,只不过,李严一直驻扎在永安,到诸葛亮北伐中原时,李严移屯江州,但驻扎在永安的军队仍然归李严统属。

刘禅当皇帝的建兴元年,诸葛亮的这个丞相和刘备在世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他已经是“开府治事”,就是自己有独立的办公机构丞相府,且“政事无论大小,都有诸葛亮全权裁决。”权力有了,诸葛亮还必须要证明自己有行使这个权力的能力,否则,军事上的事情为什么也要你裁决?

而军事方面,蜀国恰恰认为李严更强,李严本来是蜀国的中都护,而后来却成了丞相府的中都护,到后来只是一个押运粮草官员,而最后,李严更是被废为平民,不能不说这是诸葛亮对他的压制,难道平定南方的叛乱不能证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吗?

应该说,这个对手实在是太弱,用这样的对手来证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还不能令李严这样的军事将领服气,要想使整个蜀国的人服,还必须要用更强大的对手来证明。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选择曹魏这个最强的对手呢?2、立足:让蜀汉政权具有“合法性”

刘备这个政权是从兄弟手中夺来的,他所在的益州,原来的主公是刘璋,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刘璋听说曹操将讨伐汉中的张鲁,非常害怕,在张松的劝说下,刘璋将刘备引入益州,目的是讨伐张鲁,夺取汉中,不成想,刘璋这是引狼入室,刘备没有讨伐张鲁,反而攻击刘璋,夺取了成都,逼迫刘璋投降。

蜀汉要想巩固政权,需要给自己、给天下一个说法,你凭什么要建立这个蜀汉国?继承汉家皇统,就是这个说法,既然说,你这个蜀汉政权延续的是汉室江山,一个自家的皇帝被人家废了,你不报仇复国,只是为了当皇帝而即位,那你和曹魏谋逆有什么区别?

诸葛亮以用法严峻著称,但奇怪的是,被诸葛亮“严刑峻法”惩罚过的人,却在听说诸葛亮去世时都垂泪涕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诸葛亮本是布衣,躬耕于南阳,他怎么就一步登天做了刘备集团的“二把手”呢?诸葛亮的上位,来源于一次极为成功的“面试”考核,这场面试后来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无数读书人求职的“金牌”攻略,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三顾茅庐”。

草庐中的“隆中对”,让诸葛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己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干,使得刘备感激涕零,携诸葛亮回归新野。先是跟随刘备辗转创业,后又托孤辅政20余年治理蜀汉。从法律的视角重新解读这位卓越的政治家,可以领略他鲜为人知的法律智慧。

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诸葛亮,早已被历代史籍所称颂和被后代各阶层人士所推崇,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成功的法治实践家的巨大成就,却尚未被人们广泛地熟识接受。

在中国历史上,“法治”与“人治”始终是一对矛盾。同样是出于维护政权的需要,儒家系统强调的是人治,法家系统强调的是法治。

但所谓人治,并不是不讲原则,儒家所主张的“道”,就是他们所理想的社会原则,《论语》中提出“守死善道”,荀子则明确说过“从道不从君”“从道不从父”。但他们立足于宗法血缘关系,又主张“尊尊”“亲亲”,所谓“尊尊”“亲亲”就是讲“情”。所以当“情”与“法”相冲突的时候,他们就只有让“法”屈从于“情”,孔子就明确地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所谓“隐”,就是包庇。因此,在整个封建时代,徇情枉法是自然而普遍的现象,让国家的法规很多时候成了一纸空文。

所谓“法治”,核心的特点就是排斥“情”的干扰作用,中国古代的法家是如此主张,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也曾极其明确地强调:法律是“全没有感情的”。但是完全地抛弃“情”,又是违背人类天性的,所以在中国古代的舆论上,法家并不怎么受欢迎,连司马迁也批评他们“刻薄寡恩”。

比较来看,无论是过于“人治”,还是过于“法治”,对于整个国家的长久稳定都不是好事,但是其中的“度”,千百年来很少有人能够把握,就像“在两个鸡蛋上跳舞”,踩碎哪个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而诸葛亮治国思想中最大的特点,恰恰是做到了既严于法,又重于情。

作为具有儒家政治文化思想的诸葛亮,在东汉末年军阀混乱、诸侯争立的时代,在他跟随先主刘备辗转创业,后又托孤辅政20余年治理蜀汉的政治和军旅生涯中,形成“德主刑辅”为主,仁政与法治并举,恩德与威严兼用,以正统儒家思想为核心、法家思想为手段的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

内儒外法、厉行法治、适势定法、并存刚柔、执法严明、宽严有度、刑不择贵等方面的立法精神及执法准则,既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法治思想的明显标志。危急时刻,方显英雄本色

虽然诸葛亮在刘备集团很早就居于高位,但真正掌握大权,成为实质上的“一把手”,是在刘备去世之后。

夷陵之战后,蜀汉内外交困,形势愈加危急。曹魏从北方窥视,欲乘蜀之新败加以攻灭;孙吴扼守荆州,使诸葛亮不能东向。以匡扶汉室旗号起家的蜀汉苟安一方,进退两难。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错综复杂,特别是益州旧地势力待机而行,树欲静而风不止,领受先主遗诏的诸葛亮十分清楚当时的局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推行法治、增强国力、巩固政权已成为蜀政的迫切要求,诸葛亮这时总揆百官、独担大任所面临的任务就十分艰巨。同时也应看到,正是因为局势的危殆,修明政治的难为,方显出诸葛亮的英雄本色,其封建法治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可贵的亮点。

诚然,赦宥作为调整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有时也会起到收拢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去严明法治,公平赏罚,而只寄希望于通过频繁的赦免来求得臣民归心,那只能是舍本逐末,根本无法消弥固有的矛盾,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历史上这类教训很多,诸葛亮之前的刘表如此,其后的后主刘禅也是这样,这也就是老祖宗“治乱国用重典”政治智慧的最好体现。严刑峻法下的人性光辉

诸葛亮以用法严峻著称,但奇怪的是,被诸葛亮“严刑峻法”惩罚过的人,却在听到诸葛亮去世时都垂泪涕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在具体的案例中,就能看到诸葛亮可贵的执法精神与方法。

他的这种做法,得到百姓的拥戴,据陈寿说,诸葛亮死后,“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州和益州的老百姓,说起诸葛亮时,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何以会如此呢?陈寿总结说:“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又引孟子的话说:“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所谓“用心平”也即“开诚心,布公道”,就是清楚地表明严格的执法,是出于国家的利益,而非出于私心私利。所谓“劝戒明”、“以逸道使民”、“以生道杀人”,就是对被处罚者来说,也使他能清楚地明白,严格地执法,是从根本上对他的关爱和维护。

在马谡被斩之后,诸葛亮未株连家人,而是将马谡的后代视若己出,安顿好马谡的家庭生活,实现了“情”与“法”的交融。

在一个本质上“非法治”的时代,诸葛亮能够“依法治国”,如同淤泥之中盛开的莲花,十分了不起。诸葛亮不但做到了保证法律的正常运行,坚决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还做得非常好,数千年历史,就此一家,别无分号。

陈寿评价诸葛亮是“用心平而劝诫明”。“用心平”就是公平,“劝诫明”就是公开。虽然诸葛亮用法严厉,却造就了一个三国中治安最好的国家,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法律智慧也值得后人去深思。

诫外甥书

【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注释

①夫,读作“fú”,句首语气词

②存,怀有,怀着

③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

④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

⑤揭然,高举的样子

⑥恻然,恳切的样子

⑦细碎,琐碎的杂念

⑧嫌吝,怨恨耻辱

⑨淹留,德才不显于世

⑩济,成功,实现

?强毅,坚强果断

?窜伏,逃避,藏匿

?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作品鉴赏】

《诫外甥书》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如果说《诫子书》强调了“修身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诫外甥书》则阐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本文一开篇,诸葛亮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志当存高远”,即做人应当抱有远大的志向。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呢?围绕着“志向”诸葛亮从正反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首先,“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这几句话说明的是如何“立志”:慕先贤”即要以古圣先贤作为榜样,向他们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能够让人奋发向上,坏的榜样则能把人拖入深渊。孔子也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会为一个人源源不断的注入正能量。“绝情欲”顾名思义,断绝情欲。情,可以指爱情、友情或亲情种种,考虑到作者写此信的对象——外甥庞涣正值年少方刚,这里的“情”应当指爱情,或男女之欲。

《诫外甥书》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却有很深的内涵

因此,“绝情欲”应当理解为不要沉湎于爱欲。弗兰西斯·培根在《论爱情》中说:“古往今来,伟人奇才罕有沉湎于爱情而不能自拔者。”,又说“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这和“绝情欲”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弃凝滞”则是说,人生在世,总会为一些繁杂琐事所困扰,而这些无关痛痒的琐事或者烦恼往往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意志。因此,做到“志存高远”,站的高一些,看的远一些,人生的境界就会提升,跳出这个狭小的圈子,不为琐事所累,自然就做到了“弃凝滞”。做到以上三点,自然而然,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即使身处逆境,高远的志向也能“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其次,“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有了上面的立志的方法,那么这里就谈到实现志向(理想)的措施了:要做到“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就是要做到能屈能伸、随遇而安,要抛出心中无关的杂念,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虚心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要做到心胸开阔,豁达。一个人有了高远的志向,广阔的胸怀,就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那么,即使他暂时得不到提拔,才华不被别人所了解认可,也不会妨碍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诫外甥书》作者告诫年青年人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

最后,作者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就是说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那么这样的人生最终只能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被儿女情长所束缚,地位低下,在平庸中耗尽一生!

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却有很深的内涵。做为年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不然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沦为平庸下流。诸葛亮的这封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加之缜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动,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反之,则必然失败。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曾教育子女说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些非同寻常人物的观点都凝聚了他们毕生的人生经验在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介绍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中文名

诸葛亮

别 名

孔明,卧龙

国 籍

蜀汉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出生日期

181年(光和四年)

逝世日期

234年10月8日(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八)

职 业

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

提出《隆中对》,作出战略规划

主要成就

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发明木牛流马,改造连弩

代表作品

《隆中对》《出师表》 《诫子书》等

官 职

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丞相

封 爵

武乡侯

谥 号

忠武侯

祠 庙

武侯祠

墓 葬

勉县定军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