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窗后的目光-日本对北洋海军既怕又恨

北洋舰队

1882年7月23日,朝鲜半岛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壬午兵变”汉城上万名士兵,因为政府长期欠饷,而且还用发霉的大米来充数,爆发了兵变,他们冲进王宫,袭击了日本公使馆,混乱当中有12名日本人被杀,日本借机出兵朝鲜。而朝鲜敦请中国出兵平叛,北洋水师奉命派出了三艘军舰前往朝鲜,马上又有五艘前往增援,日本没有料到,北洋动作如此迅速,已经进入仁川港的日本海队不得已,退回了日本。1884年是农历的甲申年,这一年,中法“马尾海战”还在持续交战中,日本则利用中国缩减在朝鲜半岛控制的机会,再次策划了一次政变。清政府一面派军队平叛,一面派遣北洋舰队当时主力舰,开赴朝鲜。这次行动北洋舰队再次平息了朝鲜事变。

北洋水师出访日本

这一次,北洋舰队让日本人真正感到了与中国的差距,两次平定朝鲜之变后,在李鸿章的主导下,北洋水师开始对日本有目的的实施威慑,而威慑的方式就是军舰出访。在北洋海军的历史上,曾经两次以编队形式访问日本,一次是在1886年,还有一次是在1891年,这一次由于距离中日甲午开战仅仅四年,所以它对中日两国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胜海舟

1891年,受日本方面的邀请,北洋舰队六艘主力舰在丁汝昌的率领之下,来到日本。在日本,北洋海军受到了日方热情的礼遇,日本天皇亲自接见了舰队的高级军官,双方还互相赠送了军服,军帽。丁汝昌与此还会晤了日本海军的创始人:胜海舟,两人甚至互赠刀剑,然而,就在这热情友好的背后,双方却又都用另外一种眼光审视着对方,中日海军之间,虽然表面上友好相处,但是背后却都心情复杂,日本海军看到了中国军舰的威武,但同时它也激发了日本的仇视心理。此次访问日本之后,日本国内更加重视海军的建设,他们有一个口号:一定要建设一支足以对付北洋水师的海军。而北洋舰队的官兵,则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日本海军的装备训练和日常管理,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海军的战斗力远不如日本,“添船换炮,刻不容缓”,这个由刘步蟾提出的建议,如果被采纳,四年后的甲午战争,可能会是另一种结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