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武士的腰刀是反戴的?

清朝勇士的腰刀到底是正戴还是反戴。

清朝时期的勇士腰刀并不是一直反戴的。根据奕赓(道光年间侍卫)所著《侍卫琐言》的记载,康熙、雍正以及乾隆前期的清朝侍卫佩刀,刀柄都是朝前,刀尖朝后。

到了乾隆后期侍卫的刀尖朝前,刀柄朝后,就是所谓的反戴了。这里面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清朝勇士的佩刀是正戴还是反戴?

我认为这里一定要区别步兵佩刀和骑兵佩刀,因为作战方式的不同,佩戴刀的方式也不同。

一、清朝骑兵的佩刀一般是反戴的。

这个和记载没有多大关系,假如你穿上清朝骑兵的配置,骑在战马上冲锋时就能体会到为什么佩刀要反戴了,这是骑兵长期作战形成的标准动作。第一,骑兵佩戴的战刀如果刀柄朝前容易脱落,伤及战马,同时如果拔刀可能更容易伤到战马了。第二、战马上反戴佩刀,在骑马作战时会自然而然跑到屁股上,左侧佩刀,右手拔刀,安全快捷。所谓的“太平腰刀”的称呼就是这样来的,是长期作战得出来的经验。

二、步兵佩刀一般都是正戴的。

步兵作战和骑兵作战模式不同,步兵的佩刀如果反戴拔刀也不容易拔出,这样费事的反戴根本帮助不了作战,反而增加作战的反应时间,因此步兵作战一般不会反戴佩刀的。

三、乾隆皇帝要求侍卫佩刀反戴的含义。

本人以为,乾隆皇帝后期皇宫侍卫的佩刀改为反戴有这样几层含义:

1.时刻不要忘记满清是马上得天下,尚武的传统不能丢。满族的部队大部分是骑兵部队,佩刀都是反戴的。

2.乾隆时期天下太平,战事不多,更多注重在礼仪和仪式上,统一规定一下成为定制。

3.侍卫佩刀反戴是出于安全考虑。步兵反戴佩刀,这样拔刀不容易,而且拔刀时动作大,如果刺杀的话很容易被发现。

关于腰刀反戴的其他说法。

根据一些评书的说法,腰刀反戴是下官对上官的尊敬,我认为这纯属讹传。如下图:

这是乾隆皇帝出猎图,他的佩刀就是反戴的。他在尊敬谁?再看乾隆的另外一张画:

这一张乾隆是正戴着佩刀。

在留存的清朝照片和图画中大部分的清朝勇士的佩刀都是反戴的,这和乾隆后期对侍卫佩刀的规定有关,已经形成一种清朝佩刀的制度方式,和作战没有多大关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