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忠义第一人并非关羽,因他做了件伤害女性的事,而无缘此称号

三国里面的人物经过岁月的洗礼,经过文人骚客的加工之后都被贴上了个性的标签,如三国奸雄曹操,毒仕贾诩,浑身是胆的赵子龙,背信弃义的三姓家奴吕布,义薄云天的关云长。然而说的真正的忠义之仕,这个人估计要排在关羽的前面,那为何这个人在忠义方面居然还没有关羽的名声响亮,这主要是跟他做了一件伤害女性的事有莫大的关联,此人是谁?他究竟怎样伤害女性的?

知遇之恩!此人名叫臧洪,他本是太原臧旻的儿子,家庭条件还算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读书也是相当的厉害,在他二十岁的时候长的已经是相当的高大,说话声音又洪亮,活脱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古时有顶父辈之职的做法,臧洪成年之后,因家室和才学被举荐任了县令,臧洪在官场做了几年之后,见朝廷上下是相当的腐败,只有花点钱就能买个官做,臧洪一方面是看不惯这种风气,另一方面是受不了这些靠买官得来的无才无德之人指东到西,便辞去官职,归隐了山林。

但是世道却变化的特别快,东汉朝廷发生了变乱,天下也乱了,黄巾军到处是烧杀抢掠,后来董卓乱政,独揽大权,献帝的朝廷也只是个虚名了,各地诸侯都图改变现状,当时的广陵太守张超,知道了臧洪的才气和名声便想让臧洪来帮自己的忙,论才智臧洪的确比张超厉害,治理郡县也是相当的有一套,慢慢的张超就把自己的军政事务全权交给臧洪处理,臧洪也得到了上级和百姓的赞同,可以说张超对臧洪很信任,因为臧洪这人很忠心。

臧洪也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很忠心皇室之人,他的眼里容不得董卓集团把持朝野,搞得是民不聊生,于是臧洪就建议张超招兵买马,在联合其他地方势力共同打击董卓,这个提议得到了张超的认可,于是张超和陈留郡张邈商量,将臧洪的提议实施了,之后就有了各路联军在酸枣成立对抗董卓的关东联军,而且声势是相当的浩大,当时要读讨董卓檄文,大家就一直推举臧洪来读,臧洪读的时候是声邈俱到,慷慨激昂,在场之人无不动容流泪。这不是说臧洪是个优秀的演说家,只有情之所到,方得此种境界,这就是对汉朝的忠心,对汉朝处境的感叹。

虽然说这次的联军没有发动实际的大进攻,很多都是心怀鬼胎,都想保存实力,因为董卓一旦被打掉,天下将会是怎么的结局,如果没有被打掉,自己以后又要拿什么来抵御,只有孙坚和曹操所是全力的针对董卓,之后不久董卓也感到了害怕,全天下人都反对他,被迫迁都,把献帝略走了,关东联军在不久之后就解散了,各地割据势力便回到了各自的领地,在乱世就须凭实力说话,没有了朝廷的官职,天下今后的走向就得靠打,于是便开始了诸侯间的征战。

臧洪经历过关东军联盟之后,臧洪袁绍招揽了过去,袁绍很欣赏臧洪的才华,让他治理青州,臧洪去青州的时候是一片狼藉,治安也是相当的混乱,臧洪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很快就转变了青州的面貌,袁绍见臧洪相当的有手段就要臧洪去做兖州刺史,而当时的曹操大本营就在兖州,袁绍当时正在和公孙瓒开战,袁绍的实力远远的强过曹操,有需要的时候还是要安排曹操做点事,曹操被打的不行的时候,也会向袁绍求援,对此袁绍还是放任其在兖州的发展。

但是有一件事很快就让袁绍改变了他之前对曹操的看法,当年曹操的家眷从徐州回兖州的时候死在了陶谦的地盘,曹操就此十分仇恨陶谦,扬言为家人报仇,陶谦那时看不起曹操,还先发兵打曹操,结果被曹操直接杀到了老巢,幸好公孙瓒帮了陶谦的忙,要不然,陶谦就此消失了,袁绍见曹操的势力已经是这样强大了便用了一计,要曹操杀死张邈,还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了,张邈是什么人?曹操起家最有力的支持者,曹操已经不把袁绍放在眼里了,但是张邈却怕的狠,在肉弱强食的世界里,张邈看不清曹操的心,于是决定反了曹操。

曹操听了之后非常的气愤,于是率部打张邈,张邈和张超本是堂兄弟都在一起,曹操要打当年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张超,臧洪就向袁绍提出去救张超,但是这本就是袁绍的计谋,他是不会发兵去救的,而且也不允许臧洪去救,结果张超被满门杀害,于是臧洪就开始不听袁绍的调遣,认为袁绍太过小心眼,袁绍手握雄兵几十万,你臧洪还不听令,于是发兵攻打臧洪所在的东阳,但是袁绍打了一年多也没有打下来?后来东阳城粮食耗尽没有外援,才被袁绍攻破。

进城之后,大家都为了震惊,城里躺了无数饿死的民众,但是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没有一个民众跑出城,臧洪也劝部下及民众走,但是他们都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袁绍拿下臧洪还想用他,但是臧洪抱着必死的决心,痛骂袁绍,袁绍就杀了臧洪。但臧洪做的一件无缘忠义之首称号的事就是,杀掉自己的妻妾,并煮了给手下的人冲击,才被后世的人认为他不仁,便除掉了忠这一品质。这跟刘备对待妻儿也是随时可以丢弃一样,所以就说刘备假仁,曹操手下程昱立功无数,但最后也没封侯,也是跟程昱拿人肉当干粮有莫大的关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