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两个人到底谁更爱才,他们爱才的区别又是什么?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军阀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才能帮助主公获得更多的土地、人口、资源。刘备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没请到诸葛亮之前,只是一支仰人鼻息、寄人篱下的孤军;后来经过诸葛亮的辅佐,终于一飞冲天,取得一大块荆州、西川、汉中、东三郡。

人们常说刘备爱才,作为他的老对手,终其一生都想斩杀的恶龙,曹操也很爱才。这种爱才的具体表现为,无论你做了什么,甚至是背叛我,只要有才,通通可以原谅。举几个例子。曹操手底下有一个人叫做魏种。当兖州发生叛乱的时候,曹操说,魏种肯定不会背叛自己,结果魏种打了他的脸,跑了。曹操大怒:“只要魏种不逃到南越和北胡,我肯定把他办了。”后来曹操把魏种抓住,但是因为惜才,又任用了他。

东汉末年有一股小势力,首领叫做刘雄鸣。刘雄鸣被马超所逼,投奔曹操。曹操让他把自己的部曲也带来。结果刘雄鸣一去不回,与曹操作对,曹操派夏侯惇击败刘雄鸣,他又跑到张鲁那里去。曹操取得汉中,刘雄鸣没有办法,投降曹操。曹操仍然没有把他怎么样。

袁绍要干曹操的时候,让陈琳写了一篇檄文,直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不仅曹操,曹操的长辈也没有放过。后来袁氏失败,陈琳落到曹操的手里。曹操问他:“你骂我就完事了,为什么要骂我的长辈呢?”陈琳连忙谢罪。但是他是真有才,曹操也就赦免他,收为己用。

不过也不是说所有人才曹操都放过。周不疑是一个奇才,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军事上,他都有才能。曹操一度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曹冲死后,曹操就把周不疑给杀了。理由很简单,曹丕制不住周不疑。由此可见,曹操的爱才更多是爱能为己所用的人才。

刘备的爱才是真心爱才。黄权在刘备伐吴失败后投奔曹魏(回蜀汉的路被拦截),刘备觉得是自己对不起他,善待他的家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获得,徐庶辞别刘备,刘备也没拿他怎么样。可以说,刘备才是真正爱惜人才的人,哪怕这个人马上或是已经投奔敌人。曹操也有这样的举动,比如放归关羽。但是从整体上讲还是逊刘备一筹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