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接汉献帝来许昌,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历经千辛万苦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真正发达是从靠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而这一段历史被习惯性忽视,认为曹操接汉献帝来许都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相反这中间的过程是十分艰难的,接下来知常容一一为你讲述。

一、当时的情况

王允把董卓干掉后,自己也被李傕等人杀掉,整个天下大乱,关东诸侯割地为据,而长安内部也是一片混乱,战争不断。汉献帝就如同奇货可居一样终于脱离了李傕等人的魔掌,回到长安附近。此时把持朝政的是董承和韩暹,但问题是这两个又在互相争斗。

而附近还有张杨,杨奉把持着长安的通道。

当时勤王力量最强的是袁绍,袁绍不承认董卓立的汉献帝,他想立刘虞,可惜后来刘虞被刘备的师兄公孙瓒给做了。而曹操的地盘和当时的长安没有接壤的地方,势力比袁术,袁绍两兄弟弱的多,与刘表等人相当或更弱。二、天赐良机

天时:

当时这帮人没有一个想帮汉献帝的,所以汉献帝第一个想到的是董卓的旧部吕布,希望吕布回来主持朝政,问题是吕布带着是骑兵,类似游牧民族,居无处所,当时的长安已经被董卓破坏光了,所以粮食是个大问题,吕布就算想回来了,也得先解决属下吃饭问题,所以汉献帝的手笔吕布就当作没有看见,为了吃的他去找袁术,袁术不理,所以就去找袁绍。

而董承和韩暹这两个人互相掐架,不分胜负,所以董承就想到了曹操来帮忙,天时已经到了。

人和:

曹操想去,但将军们都反对,理由很简单,他们是忠于曹操的,但是荀彧等人是支持的,理由也很简单荀彧是忠于汉室,光这个还不可以。

这个时候袁绍送了一个人过来,袁绍要处分魏地太守董召,董召就想跑到汉献帝那边,结果跑到张杨的地盘就被张杨留下了,而这个人就是促成汉献帝迁都许都的最关键人物。三、打通言路

就算董承召唤,就算董召相帮,曹操还是到不了长安,见不到汉献帝,理由很简单这中间要买路钱。所以曹操第一个反应就是想通过张杨的地盘到长安。张杨官职比曹操大,肯定不答应,凭什么让你过?你给我个理由。

结果曹操真给了他一个理由,当然这个理由不是说要去保护汉献帝,而是送了大量的钱财给张杨,然后董召又充当曹操的中间人,不断散财给当时的掌权大将,还有负责说服张杨,这样汉献帝和曹操之间的通讯算是流畅了。

张杨搞定,问题还有一个杨奉没有搞定,杨奉是被董召搞定的,董召只说了一句,我有粮食,然后杨奉就被搞定了,后来刘备跟杨奉说我有粮食,然后杨奉就被刘备杀了。

四、打通道路

通讯之路没有问题,但带兵过去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曹操一开始以为董承召唤,自己又搞定了杨奉,张杨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了,所以就派了曹洪去长安。结果董承和袁术不让他进长安,周边的黄巾军也不让他去。

曹操看到这种情况,只好亲自出马一路杀过去,建安元年正月袁术所下的陈相袁嗣投降,这就离长安进了一步,二月曹操把阻止在道路上的黄巾军杀了个片甲不留,经过五个月的杀戮,曹操在当年的七月终于到达了洛阳,见到了汉献帝。汉献帝也是十分开心,给曹操假节钺,录尚书事。五、挟天子都许

如果没有董召的提醒,曹操估计就在洛阳主持朝政了,如果是这样,或许以后的结局与杨奉等人没有区别,董召提醒他,你人微言轻,这又不是你的地盘,别人是不服你的,回到你的地盘才是最有利的,不过从此时的举动看,曹操还是忠于汉室的。

曹操被一点就醒,然后就准备回家之路,汉献帝不是问题,抓起来带走就可以了,董承已经是联盟了也问题不大,问题最大的是杨奉,当时杨奉实力还是很强,而且是反对迁都的。

这个事情最后还是被董召搞定了,董召第二次忽悠了杨奉,告诉杨奉我们结成联盟,给你粮,然后我们现在把天子弄到鲁阳,理由是运送粮食方便。杨奉信了,等汉献帝出发后,杨奉才明白被忽悠了,等追已经追不到了,曹操回到了地盘。

六、露出真面目

回到许都的曹操就不再把这帮人放在眼中,当年七月回到许都,十月就把杨奉打跑了,然后说韩暹,张杨犯了很多过错,最后韩暹跑到了袁术那里,杨奉变成流浪军,张杨在建安三年被部下杨丑杀掉迎接曹操。至此“挟天子令诸侯”才初步成形,不过当时袁绍还是不理他的,曹操封自己大将军,袁绍为太尉,袁绍理都懒得理,耻于曹操之下。

最后曹操自降为车骑将军,而也就在此时,袁曹联盟有了裂痕,成了后来官渡之战的伏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