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个卖草鞋织席的,他好像一条狗诶!

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令大家津津乐道,而诸葛亮也不负众望,出山辅佐刘备以后,短短十几年,便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占荆州取益州得汉中,一时之间风头无两曹操都不敢摄其锋芒,最后称帝,成为天下三分之一子民的共主。

可是,当刘备站在南阳隆中的那个小茅屋时,他已经46岁了,27岁入军伍参加起事以来,近二十年过去了。这二十年,他屡战屡败,六起六落。

六起六落

参加黄巾起义剿匪有功,得拜安喜尉,后因督邮不通,怒打督邮,这是一起一落。

跟随毌丘毅到丹杨募兵有功,拜高唐令,后因贼兵击破,投奔公孙瓒,这是二起二落。

带着千余兵士援助陶谦,陶谦死后统领徐州,后因收留吕布被袭,妻子离散后依附吕布,后因吕布所忌,不得不投奔曹操。这是三起三落。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刘备被封宜城亭侯,刘皇叔,衣带诏汉贼不两立终于让他有了一点点名义上的手牌。可是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场面,他这个名义上的刘皇叔又价值几何?

而后逃出许昌,奇袭徐州,结果徐州还没在手里捂热乎呢又被曹操击败,妻子走散,刘备如丧家之犬般逃离,关羽被擒,这也就有了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这是四起四落。

后逃到汝南,和刘辟一块在曹操的后方搞点小动作,结果又被曹仁打败,几近于全军覆没,刘辟战死,不得不投靠荆州刘表,五起五落。

投奔刘表后,屯兵新野结果在当阳又被曹操打爆,两个女儿都被俘虏,自己逃亡夏口,六起六落。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这就是刘备的前二十年,屡战屡败,人前大都赞叹他一句刘皇叔仁爱之名众人皆知,引为座上宾做块招牌,可是人后呢?

估计也在嘲笑他这个老好人也想争夺天下,匡扶汉室?

如果遇到一个尖酸刻薄的,大概会挖苦到,你看这个织席卖草鞋的,活得真的像一条狗诶!

是的,那个曾经和他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宦官之后曹孟德,如今已经一统北方,兵多将广气吞山河,而他还在寄人篱下。

天下之大,竟然连一块可以安身立命之地都没有。

二十年。

无论落魄成什么样子,他没有因为利益败坏自己的名声,都不曾放弃自己心中那份兴复汉室的理想。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年仅五十,头发白了,皱纹爬满脸庞,髀肉复生,不改其志。

论家世,比不上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袁绍,比不上占据江东的孙仲谋,比不上宦官之后兄弟一大堆还个个可以沙场为将的曹孟德,当时的士子也没有人投靠他,就连他的老同学也都在曹操的帐下为官。

论文韬武略,他比不得出将入相的曹孟德,也比不上十六岁掌权江东的孙仲谋。

没有一点牌面,就只有关张两兄弟,不离不弃,也只有那份坚持,令人动容潸然泪下。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好不容易有徐庶来投,结果还被曹操耍了个小计策,不得不离他而去。

而在此时,有人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一个27岁的小伙子,没有任何实践经验。

他信了。

三顾茅庐

他亲自拜访,毕恭毕敬,求贤若渴。

一次不见,两次,两次不见,三次,三顾茅庐。

守门小童说: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做什么?

刘备: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刘备:你只说刘备来访。

你只说刘备来访。

寥寥七字,犹如神来之笔。

左将军也好,宜城亭侯也罢,都是身外虚名罢了,我是刘备,天下皆知仁义满天下的刘皇叔。

不卑不亢充满自信。

面对一个仅仅27岁的年轻人,他一个46岁老汉,却在门外恭恭敬敬的站了很长时间,只为等诸葛亮午睡醒来,可见诚意。

在那间小茅屋里,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刘备如同鱼儿得了水,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迎来了他的时代。

君臣一心,天下三分

建安十三年,刘备和孙权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刘备得荆襄之地。

建安十九年夏天,刘备军攻破被围一年的雒城,进而包围成都,刘璋投降,取得益州。

建安二十三年,取汉中。也是在此期间,刘备正面战场上,打败了曹操,当时的刘备已经五十七八岁,年近六十,而曹操也六十三四岁的年龄了。

不知道垂垂老矣的曹孟德再次在战场上遇见刘备并被他所败,心中是否想起当年青梅煮酒时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最后

相比于现在很多人喜欢文韬武略盖三国十项全能的曹孟德,我更喜欢刘备刘玄德。

有人说他虚伪君子大耳贼,而曹操率性真英雄。

可在我看来,率性的曹操,却因为自己的老父身死徐州便迁怒徐州,打下徐州后屠城。

率性的曹操,却因为于禁战败投降都不能容忍,说了一句跟了他三十年的于禁还不如庞德,最后下场凄惨,被曹丕羞辱致死,追谥厉侯。

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而刘备呢?夷陵战败黄权投降曹魏,刘备非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将过错归到自己的身上,对待黄权的家人还如之前一样,后来黄权的儿子黄崇官至尚书郎,率领部下将士,战死绵竹。

“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曹操年少时机智灵敏见义勇为一腔热血,想着可以报效国家,匡扶天下,可是后来却发现并不是自己年少时想的那样,所以这位少年一步步走了军阀的路子,而刘备,一生都在为兴复汉室努力,仁义当先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生都在信奉并实践,他依旧是那位屠龙少年。

高低立判。

袁本初输了一场官渡之战便输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强如曹操输了赤壁之战后也是一蹶不振,余生了了;前秦苻坚,一场淝水之战失败后变草木皆兵迅速亡国。

历史上,多少天纵奇才,因为一时的惨败便一蹶不振沦为众人。

可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四世三公之后的袁术袁绍兄弟,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奉先,单骑入荆荆襄八俊的刘表刘景升,还有公孙瓒马腾陶谦……群雄并起,可又有谁能想到,天下三分,能有他刘玄德一份?

数十年如一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小时候,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外国人听闻这块地方有金矿,于是买了挖金矿的机器,取挖金子。

可是挖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挖到,大失所望的他,将所有的东西全部卖掉,血本无归的他伤心的离开了。

而这个买家就在他原来挖金矿的地方,开始挖。

结果,仅仅挖了五公分,就发现了这个金矿,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有一个词,叫做及时止损,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浅尝辄止,因为付出越多可能就会损失越多,可是付出越多也有可能收获就越多,当你遇见挫折的时候不妨想想,倘若我再坚持一下会不会就厚积薄发,就扒开云雾见天日了呢?

百折不挠,方成大器。

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