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为何只能“选儿子”,而在秦桧离世后,秦家三代一起被免职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生老病死的人不计其数,而能留下姓名的只有寥寥数人而已,他们当中,有为后世所赞叹的英雄豪杰,有被遭华夏儿女唾弃的奸佞小人,秦桧设计陷害民族英雄岳飞,使得他背负着千古骂名,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秦桧在陷害岳飞后,独占相位七年,这也引得宋高宗不满,宋高宗在立嗣前,便罢免了秦家三代人的官职。

宋高宗想要立嗣,但他却没有子嗣。唯一的儿子赵軎,三岁时“刘兵变”惊吓而死,那是发生在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年)的军逼宫事件。二十三岁的赵构对唯一的儿子疼爱有加,知道均逝后,大哭三天。同一年,在扬州偏安的赵构,因为金兵突教城,吓得他行房中断,落荒而逃,宋高宗因此罹患阳痿,从此无法再有子嗣。宋高宗等待有一天他还能再生个儿子,时间拖久了,“立太子”这件事还是要面对,赵构在群臣压力下,选出两位宋太祖的后商当皇子,为何?答案有双层:大部分宋太宗的后裔皆在靖康之难被金人掳去了,只能退而从宋太祖后裔中选取,这是表层理由,里层则是由于所谓宋太祖后裔与宋太宗后裔之分,这里面牵涉宋朝第一谜案“烛影斧声”。

话说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暴毙,死得不明不白,弟弟赵光义“疑似”弒兄篡位。赵匡胤死前一晚,赵光义留宿官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天快亮时,赵光义急急唤人,叫皇子都来,说赵匡胤已经薨逝。赵光义就在灵枢前即位,而且不循惯例次年改年号,他即刻改元“太平兴国”,史称宋太宗。之后,从第三任皇帝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收宗、高宗都是宋太宗的后商。然而,宋高宗选取宋太祖后裔的秘辛,根据《异迹略》的记载,大体意思是:自从你的祖先用了计谋,占据我的帝位很久了,到达了天下稀寥破落的局面,是应当把帝位还给我了。

高宗从太祖的后商中选出养子,初选了十名幼子,最后剩下两名,一胖一瘦,考虑再三,决定留下胖小子,赐了三百两赏礼让瘦的回去,那孩子还未走出大门,高宗还是迟疑:“叫他回来,我再仔细看看。”一胖一瘦小孩,就站在内宫。这时,殿中来了只猫,走向两位,瘦孩子没动,胖孩子却伸脚踢猫,这个举动让高宗改变了主意:瘦小孩留下来!瘦小孩本名赵伯琮,入官后则改名赵瑗,高宗让张婕好抚养。而受高宗得宠的吴才人,撒娇说她也想抚养一个,故又增选了赵伯玖(改名赵璩)。时间一过就是十年,两位小孩都已长大。

绍兴十五年,赵瑗晋封普安王,赵璩晋封恩平王,这是“郡王”非“亲王,在官中的赵瑗受到良好教育,但是这位天资聪颖的准王储与秦桧的关系很僵,主要是赵瑷厌恶秦桧的屈辱求和,秦检则顾忌他的能力强。几年后,赵瑗的生父病故,身为宰相的秦检趋机上奏,要求赵出宫守丧三年,因为赵瑗皇太子身份并未确定,这个要求不过分,高宗予以准奏。秦检的小算盘是自此废去他的皇储候选人身份,但是守孝期满,赵瑗还是被宋高宗召回宫内。绍兴廿五年(一一五五年),中秋后,秦桧病重,赵瑗及时得知此内幕消息,告知宋高宗,皇上亲自去相府探视其病情轻重,果然病笃,暗中忖思结党弄权的秦桧应无活命可能了。

终于等到这一天,宋高宗松了一口气,淮备动手除去秦桧。回顾过往,宋高宗养虎为患,秦桧独占相位十七年,擅权专政,高宗渐渐也受到秦检的钳制,相权大于皇权。晚年的秦桧加紧策划让其子秦嬉继承相位,他先凭着他的权势把秦熺内定为科举榜眼,然后一路高升,六年后,官位已是知枢密院事,仅次于秦桧。这一切擅权举动,高宗都不动声色。直到当天,赵构亲自前往相府探病。病榻旁秦熺迫不及待地问:“由谁代任宰相之职?”高宗冷冷地回答:“这件事不是你应该问的!”次日,秦桧、秦熺与孙子秦埙、秦堪三代一起被免职。得知皇上的旨意,秦桧当晚一命鸣呼。

有趣的是,秦桧三代的名字部首:木、火、土,这是五行的排序,秦埙、秦堪,还有一位小孙子秦坦,他们三人都是在福褓中就以恩荫补官,秦埙九岁已经官拜直秘阁,赐三品服,这都跟秦桧的专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独揽大权当然也预示着秦家的灭亡。他家三代的故事罄竹难书,秦桧则更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受着人们的唾弃,果然是自作孽不可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