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国民政府一把手时人称为“监印官”,但蒋介石对他无比尊敬

民国时期,很多政界、军界、文化界名人都有一个响亮的绰号,如黎元洪为“黎菩萨”、冯玉祥为“基督将军”、钱玄同为“疑古玄同”等。不过这些人中,曾任国民政府政府的主席的林森最有意思,他虽位居高位,却被人称呼为“监印官”,即盖章的主席。

林森,福建人,1873年3月4日出生后便被父亲过继给叔父林道炳为嗣子。少年时曾被父母包办婚姻与郑氏女子成婚。虽然是包办婚姻,不过林森和妻子的感情却很深。然而,他妻子结婚后两年便因病去世了,悲痛之余林森发誓以后不再娶妻。此后的数十年间,林森一直遵守诺言,一人独自生活。遗憾的是,妻子没有为他生育一儿半女,故而没有子嗣。

林森是同盟会的骨干成员,辛亥革命后受孙中山之命前往美洲主持中华革命党美洲支部党务工作,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国内反袁斗争募款。经过艰苦努力,他筹集了大批捐款,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为了表明自己是国民党正统,在他第二次下野之际,委任国民党元老林森为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31年1月,又担任正式主席。不过,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含金量已是大大降低,不再兼任海陆空军总司令,实际上权力并不大。所以,当时都说林森不过是“监印官”而已。

林森也算是久经宦海之人,他任职后对各方势力实行均衡战术,谁都不帮谁都不得罪。其主要任务便是一些日常应景事物,比如接到国宾,代表政府慰问下属,处理法律规定的政务工作等。

林森为官颇有艺术,也较为圆滑。蒋介石和汪精卫合作后,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院长,这个新任院长上任之时居然忘了去参见国府主席,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过了很长时间后,汪精卫这才想起此事,专门上门拜访。不过,林森却以借口外出回避了,还说不敢当汪精卫参见的大礼。

其实,这是林森会做人,给汪精卫台阶下。此后,在蒋汪、宁粤等各种矛盾中,林森积极周旋,起到了一定的调解、缓和的作用。因此,林森也受到各派势力的推崇,一直在主席任上干了12年之久。

林森从政严谨,生活上也有很好的规律。他生平喜欢草木风景,热衷于造林绿化,他捐款修建了庐山山道,并在路旁修建快乐不少石凳,并且在每条石凳上都刻上“有姨太太的不许坐”的字样。晚年,他又在家乡福建修建庐舍一处,以为晚年之居,并自号“青芝老人”。

林森自称他的一生有“三好”和“三不”,“三好”即“好佛”、“好古玩瓷器”、“好客”;“三不”即“不再娶”、“不治私产”、“不杀生”。尽管林森在政治上没有太多的作为,也有绰号“监印官”,不过在历史关键时刻却也有自己的态度。

西安事变后,他代理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坚决反对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挑起内战的主张,积极呼吁“讨伐令不可下”,后来蒋介石对他十分感激,从西安脱困后刚下飞机便第一个找到了林森表示了感谢之意。抗战爆发后,林森在党政军首脑联席会议上坚持主张武力抵抗日本。同时还发表了大量的演说与文章,表达了鲜明的态度。

汪精卫伪政府成立后,为了拉拢林森特将伪政府主席一职空缺希望林森能就任,不过林森坚决反对还针对此事在重庆发表讲话,要讨伐汪伪汉奸,并主张将汪精卫等民族叛徒开除国民党党籍。

民国时期,像林森这样洁身自好而又有民族大义的官员并不多见,虽然在权力上受到了种种的限制,可他内心那种爱国、忧民的思想一直伴随他终生。1943年8月1日,林森病逝,享年76岁,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这也是最后对他的盖棺定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