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时,有一人可救蜀汉,可惜刘禅没有重视

对于刘禅是一介庸才外加软蛋怂包的评价本来已是定论,但是近年来却许多学者为了迎合部分人的需求开始为其翻案,说他是被逼无奈放权给诸葛亮,又说乐不思蜀是大智若愚等等,但不管怎么洗白,蜀汉亡在他的手上是不争的事实,他在全国主力都尚在的时候选择投降也是事实,孙皓后来在洛阳尚且不失气节,没有给自己的祖辈丢脸,可刘禅却只会明哲保身,那么多人为保卫蜀汉而死,成全了他一人苟安。

蜀汉的创业过程虽然非常地艰难,可刘禅却从未有机会体味到,他生于建安12年,那时候的刘备正在荆州过着久违的安逸生活,连大腿上都因为长期不骑马而生出赘肉了,而且他是老来得子,更是对其百般呵护。接着第二年曹操就打过来了,他在当阳惨败,妻子家眷全都走失,是赵云冒险回去一路将刘禅等人给护送出了敌军的追击范围。此后的十年里,刘备的事业突然腾飞,为其打下了后来的这片江山。

刘备去世时,刘禅16岁了,早年的艰酸他未能经历,却在最好的年华享受到了父亲辛苦栽种的果实,这也早就了他软弱和贪图享乐的本性,他虽当上了皇帝,却无法亲政,一直等到蒋琬在公元246年去世时,他才算真正掌握了大权,这时他已经年近40了,做了20多年的傀儡,这又造成了他亲政后执政能力的不足,于是他便开始宠幸宦官,想要借助宦官的力量来帮自己巩固到手的权力。

当在深宫中继续享乐了17年后,刘禅的灾难也就降临了,司马家为了巩固专权,准备对蜀国开刀。公元263年,钟会的大军杀入了汉中,当时远在陇右的姜维明白汉中决不能失,所以他使出了闪转腾挪的本领,迅速会师汉中,并改变策略,实行战略收缩,令守军放弃关隘坚守城池,自己则率主力在剑阁与魏军对峙。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好几个月,由于未能彻底拿下汉中,魏军的补给线告急,钟会都打算退兵了,可就在这时成都传来了消息,刘禅命令守军全部投降。

原来就在魏、蜀主力在剑阁对峙时,邓艾率领的小股奇兵却绕道奔袭,突然迫近了成都,震惊了蜀汉朝廷。刘禅慌忙令人前去抵抗,可惜领兵的诸葛瞻战败,这下他彻底慌神了,尽管重镇雒城在手,但他还是选择了投降,究其原因就是当时有个叫谯周的对他说,趁着手上还有筹码的时候投降,还可以换一个王当当,依旧可保荣华富贵。

谯周鬼话连篇,但是朝中还是有明白人的,刘禅的小儿子刘谌便进宫力劝父亲不要投降,坚守下去以待援军,可是刘禅自认为已经找好了后路哪肯听劝。刘谌悲愤不已,回到家中后,他将全家老小全部杀死,然后来到了昭帝庙前哭祭先主,随后拔剑自刎。以刘谌的刚猛不屈,若此人不死,汉室不一定会衰亡,为何这么说呢?

当时诸葛瞻虽然战败了,但是蜀汉的基本盘尚在,北面姜维主力已处于优势,南面尚有数万强卒镇守南中,东面的永安和东吴援军也在赶来。如果刘谌在劝说无果下选择兵变,就像后来的唐肃宗一样,宣布刘禅退位,然后率领部队坚守雒城以待援军。邓艾是奇袭部队,兵力和物资相比都是不足的,当年刘璋尚且能在此抵抗刘备1年多,相信刘谌也必定可以,不出几个月,南面和东面的援军就会到来,钟会也会支撑不住退军,那么邓艾就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