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料到关羽伐曹必败,为什么不劝阻反而怂恿?

荆州是蜀汉三大军政地区之一,位于刘备同曹、孙属地相邻的前哨阵地。关羽作为留守荆州的主将,深知刘备对他的托付之重。关羽坐镇荆州,本没有攻城夺地之责。即使他好大喜功,出于他所具有的军事常识以及同孙权的紧张关系,如未接到刘备命令,绝对不可能冒着荆州被袭危险私自作主起兵攻曹的。如他轻举妄动,也会立即受刘备制止。显然,关羽攻樊是接到了刘备命令。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在条件不具备时怂恿刘备下令关羽攻曹呢?是否,被胜利冲昏头脑而出现疏漏呢?当时,刘备虽形势看好,但在荆州两面受敌情况下,命关羽远离驻地孤军深入进攻强敌必将失败的结果,这是任一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预计到的。一向精明冷静善于筹算的诸葛亮,怎会预见不到呢?

诸葛亮对隆中对策早就熟筹于心,他再疏漏,也不应放弃既定方针啊!令人生疑的是,既然诸葛亮事前早就料到关羽伐曹必将失败,照理,即使刘备心血来潮要趁汉中得胜之势指示关羽攻曹,诸葛亮也应坚决谏阻。从建安24年7月襄樊战役开始,战争整打了半年,早在秋天关羽就被曹操增派的徐晃援军打败,更值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进退无据,处境危急,这一十万火急军情当早报知四川大本营。然而我们却未闻诸葛亮敦促刘备派援军或指示刘封增援关羽的情节。

我们不能不怀疑诸葛亮存有借曹、孙之手除掉关羽这一主观上的故意。因为,从为人处世上看,关羽个性刚烈而高傲,看不起士大夫,与关羽不同的是,关羽的傲气外露形于色,而诸葛亮自负之气多敛于内,外表常显谦和恭敬,不动声色。诸葛亮作为一个虽有才华但年资较浅的后进,对功高威重权大势强的关羽,正如曹操对孔融“当面虚与应承,内心屈辱不平,,这很可能是诸葛亮在荆州同关羽相处时的心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