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韦小宝,他的这些品质让人自叹不如!

《鹿鼎记》,笔者认为是金庸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而且主人公的个性和形象还是蛮贴近现实,有人说,韦小宝的市井形象并不符合中国人传统侠义精神的规范,但作为闲暇之时的消遣不失为很好的选择,很多时候韦小宝的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很多人内心的一种愿望,现实生活中无法实施,所以很多人喜欢他。

其实虽然小说的开头还是一如既往的、非常沉闷地说鳌拜时期的文字狱,但是从茅十八引出韦小宝这个主人公以后,整个小说就变得异常精彩和绚烂了。

韦小宝是个妓女的私生子,说到底连自己的爹爹都不知道是谁。我们看到小说的韦小宝泼皮、市侩、鬼马、贪婪、怕死、油嘴滑舌、好色、显摆、察言观色,而且还精于粗话。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却很有亮点:

一、孝道

他很讲孝道,有钱以后一直念念不忘如何让母亲享福,对他而言,让母亲开妓院而不是用身体赚钱是最好的馈赠;

二、义气

很讲义气,非常尊师重道。在生命不受威胁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韦小宝是有情有义的角色。

笔者最深印象的一幕是在康熙得悉韦小宝是天地会香主的时候,决定不杀他,而是派多隆名为保护实则看守他的时候。韦小宝在干啥,他当时就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啊,数十门大炮正对准着韦府,里面有他的陈近南师父等一干江湖友人。不能对不起友人,不能忘恩负义让师父死于非命,必须得做点什么。

这些只是简单的想法让他煎熬着,毕竟他实在没法子去给师父他们通风报信。恰逢建宁公主来了,韦小宝才心生一计。然则这一计又是让他痛苦万分的。大内侍卫总管多隆是他的好友,然则为了师父等更多友人的安危,韦小宝实在没办法,一匕首刺入多隆背心,要知道那一刻他是心里滴血的。于是乎,违心地害了一位挚友,却拯救了师父等一群人。

然则后来,韦小宝在宫中重新见到多隆的时候,先是吓得屁滚尿流,然后察觉多隆非常友善才知道多隆被刺之事被康熙特意隐瞒了,又是在生命不受威胁之刻,韦小宝顿时觉得如释重负,积压在心底的那份对不起好友的愧疚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尽最大的限度去如何回报多隆,你看这是多么有义气的人。

在自己最深爱的师父被冯锡范一剑穿心的时候,韦小宝的那种真情流露,那种恸哭,不知是否金庸的文笔好,就连我这旁观者也不忍泪流满面。到后来,一有机会就整得郑克爽死去活来,还借机处死了冯锡范,这种报仇背后所凸显的重师恩的情谊蛮值得称赖。

三、气节

很有气节,爱国之心浓厚。

在我们看到韦小宝这个人骨子里,是非常歧视背叛祖国的人的。所以,由始至终,他的心目里一直觉得不能做吴三桂这样的汉奸。

所以我们看到后来,一有机会,不论是出使罗刹还是协助平乱,韦小宝一直奉行都是倾向自己祖国。不管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是否真有韦小宝凑合,但是他那种爱国的情谊还是若隐若现的。

一个妓女的儿子都有如此之情,更何况其他的人,不是更应有民族自豪感才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