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了解印度越深,越觉得应感谢秦始皇?

秦始皇灭六国,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揉列国而为一体,化邦国而为帝国,使今之中国免于印度邦国泾渭分明之局面,功莫大焉!

今之印度共计二十八邦,各邦讫今为止税制不一,互设关卡;民族界线分明;语言各异,须借英语为通用语。故印度之二十八邦,犹似欧盟之与国,亦似中国西周之邦国。与其称之为一国,不若称之为邦盟。

中国西周行分封制,周天子乃名义之共主,实则较大之一邦。臣属之诸侯,则各自封邦建国。周家天下,虽为一国,实则邦盟。周平王迁洛之后,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大并小,强兼弱。延至战国,大国七雄,小国寥寥,参杂其间。

战国末期,秦国独强,蚕食六国。至始皇帝,终灭六国而混一天下。秦始皇之功,非但灭六国也。更在废分封,行郡县,车同轨,书同文,一权衡,化邦国而为帝国。

自是之后,中国不复邦国林立之局面,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之观念深入人心,统一乃人心之所向。其间虽有诸如汉、晋、明之封国,亦有魏晋南北朝、五代列国林立之局面,然皆已大有别于西周之邦国。

余观印度统一之时代,譬若莫卧儿帝国、英属殖民地。不论帝国皇帝,抑或英国驻印总督,无一人能为秦始皇之所为。中央必欲驾驭地方,须恩威相济。既武力威压,又给予民族、宗教、文化之自由,甚者,亦含财税、军事之自主。唯其如此,统一方可稳定。

如此则必存两弊:其一、统一似拼接,而非融合。诸邦、诸族之宗教、文化、疆界泾渭分明;其二、中央强,政策妥,则统一乃能稳固。一旦中央衰弱,政策失当,旋即叛乱四起。

莫卧儿皇帝阿克巴统治期间,既武力征服,又积极怀柔。彼时之印度,宗教繁杂,彼此纷争,印度教徒须纳人头税。于是阿克巴废人头税,力促宗教平等。军队、政府亦放宽印度教徒进入之名额。宽容之下,印度教民族皆臣属焉,乐为效死。

至奥朗则布统治期间,一改先帝宗教平等之政策,力图使印度伊斯兰化。歧视印度教徒,复征人头税,复限制其参军从政。于是,印度教民族纷纷起而叛之,遂成星火燎原之势,帝国由是四分五裂。

值帝国内乱之际,英人乘虚而入,或联盟,或征服,分化瓦解,逐一击破,渐有印度。英人囿于财力、兵力,无力直接统治印度,遂采用分而治之,以印治印之策略。于是,英人有意依据民族、政权划分邦国,军队编制亦依各邦各族之不同而独自成军,故英属印军犹如国际联军。

二战后,印度独立,大抵继承英人之布局。虽有诸如废土邦之革新,亦止于小修小补而已。印度仍如莫臣尔帝国时期,既需武力镇服,亦须怀柔,给予各邦高度自治之权力,恩威并施之下,勉强维持统一。

综而言之,中国因秦始皇之变革,化邦国而为帝国,天下一统,中央集权,举国一体。印度则依然邦国林立,既似今之欧盟,又似中国之西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