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过年为何要吃素馅饺子,竟有三个少人知道的原因

一谈到过年,很多人就来了精神,春节的时候,不但可以放长假,而且还能回家与父母团聚,吃上父母煮的香喷喷的饺子,简直惬意极了,感觉自己就像皇帝一样。其实,这真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因为皇帝们吃的饺子,还真没有现代的饺子“香”,你不信?今天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好吃不如饺子”,每当到了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为包饺子忙碌一番,以迎接新年的到来。饺子馅也花样百出,反正就是怎么好吃怎么包,毕竟过年了嘛,谁还不得吃一顿香喷喷的饺子呢?不过事情总有例外,清朝皇帝们每天都能吃到山珍海味,可是在过春节的时候,他们居然“穷”到只能吃素馅饺子。为啥呢?当然肯定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老祖宗不让吃肉馅饺子。原来,努尔哈赤自十三副盔甲起兵后,在腥风血雨中拼杀,身边有不少的将士为此送掉性命。努尔哈赤登基后,每到春节时,他总是想起那些战友,因此决定在春节这一天戒荤,只能吃素馅的饺子,以示不忘勇士们的在天之灵。其实努尔哈赤倡议吃素馅饺子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个是要让小皇子们都记住,创业艰难,一定要懂得忆苦思甜,不许铺张浪费。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刚刚建立,国库还不充盈,皇族理应为前线的将士们做表率。

春节吃素馅轿子,开始成为清王朝后世帝王们的不成文规定。可皇家毕竟是皇家,就算是吃素馅饺子也得吃出花样来,虽说都是素馅饺子,可宫廷饺子馅却花样繁杂,有平时我们能够吃到的白菜馅,酸菜馅,萝卜馅,还有很多我们都没听说过的饺子馅,比如马齿苋馅,金针菇馅,木耳馅,竹笋馅,野蘑菇馅等。反正就一句话,只要不是荤的,皇帝您随便点,就是燕窝猴头馅,咱御膳房也照样能够做出来。

清宫曾经有一本《膳食档》,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饺子,第一次进长寿馅(马齿苋馅)饺子12只,第二次进菠菜馅饺子12只。说到这里,我们还要简单的提一下皇帝吃饺子的流程。皇帝吃饺子并不是像我们一样,饺子出锅后端出来随便夹起来就吃。皇帝在除夕节举行完辞旧迎新大典之后,就得一头扎进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小屋子里吃饺子。此时皇帝坐在一张写满吉祥话的桌子旁,由身边的太监端上几个小盘,再依次排开“姜汁”,“酱菜”,“香醋”等蘸料,分别压在桌子上,这时才端上一个托盘,盘上放着两个绣满“三阳开泰”的碗,一个用来盛热气腾腾的饺子,另一个盛两枚铜钱,分别为本朝通宝和上一任皇帝的通宝,提醒皇帝不要忘记祖先创造的美好生活。这一套规矩完毕之后,皇帝才能用筷子夹起饺子用膳。

到了清朝后期,皇帝们开始破例改善生活,原有的这些规矩也都悄悄改变。光绪皇帝时代,吃饺子开始变得不再麻烦,而且饺子馅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春节时也出现了半肉半素的饺子馅。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清朝的皇帝还真的挺“苦”,春节吃个饺子还这么多的规矩,想想现代人真的很幸福,想吃什么馅的饺子就吃什么馅的,完全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